仿蝠鲼潛水器的結構設計、運動時的流場特性、控制算法與推進機理等涉及一系列復雜問題。如何使潛水器游動特性與真魚相似,且具備持久續航能力、環境感知能力等是仿生潛水器設計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進入 21 世紀,海洋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變得日益重要,而傳統潛水器由于普遍采用螺旋槳 推進仍 有很多不足:機動性差,狹窄范圍內靈活性差;續航能力弱,難以在水下長時間工作;螺旋槳極易對生物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西北工業大學潘光教授團隊致力于仿生學研究,研制了仿蝠鲼潛水器。該潛水器以 蝠鲼 為仿生對象,具備單程俯沖弓形滑翔、連續撲動、 脈沖滑撲三種 典型模態,可執行海洋水文信息采集、廣域目標搜索與精細探測、反潛 / 反偵察等具體任務,在海洋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監測、海洋牧場建設、國家領海安全維護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仿蝠鲼潛水器用于珊瑚礁實地監測
蝠鲼,又稱魔鬼魚,是一種采用中央鰭 / 對鰭 ( media and/or paired fin propulsion, MPF ) 推進方式的魚類,在游動時表現出優異的機動性和穩定性,已逐步成為潛水器領域的研究熱點。 對 蝠鲼 等采用 MPF 推進方式的魚類進行生物學特性研究是仿 蝠鲼 潛水器研制的基礎,此類生物依靠成對的胸鰭或撲動來產生向前的推力。 蝠鲼 在低速巡游時具有較高的推進效率,適合小航程低速游動,游動穩定性好,抗干擾能力強,機動性優良,可實現 6 個 自由度的運動,可原地懸停和轉彎。目前,對仿 蝠鲼 潛水器的研制大多僅在形態上接近真實生物 ( 形態仿生 ) ,在計算方法、控制機構設計、機械結構設計等功能仿生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針對仿 蝠鲼 潛水器的優劣,應根據不同領域的需求因地制宜,從一些機理性和探索性的方向開展潛水器研究,為接下來更為深入的潛水器性能研究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為今后提出更優的模型分析方法以及開發出更先進的仿 蝠鲼 潛水器提供參考。
西北工業大學潘光教授團隊瞄準該學科前沿,針對仿蝠鲼潛水器設計理論與方法開展了系統性研究,包括蝠鲼生物學特性、仿生推進水動力學、仿生結構設計、剛柔耦合航行動力學、仿生控制、能源與載荷系統等。目前該團隊已研制出多型仿蝠鲼潛水器樣機,完成了珊瑚礁保護、地形勘探、重要設施巡檢、海洋牧場魚群健康監測、復雜水域環境水文信息采集等多項水下任務。
潘光教授團隊長期從事仿蝠鲼柔體潛水器方向的科學研究,在該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團隊成員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 項,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于國際與國內知名期刊,獲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認可,《仿蝠鲼潛水器設計理論與方法》一書為該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
該書邏輯完整,層次清晰,內容豐富,細節到位,為仿蝠鲼潛水器的設計和性能優化奠定了理論與技術基礎,是仿蝠鲼潛水器大型化、智能化與實用化的優秀參考資料。
徐德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4 年9 月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仿蝠鲼潛水器設計理論與方法
潘光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5.5
( 智能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叢書 )
ISBN 978-7-03-076899-5
《仿蝠鲼潛水器設計理論與方法》是作者及其團隊近年來工作成果的總結,由潘光、曹勇、曹永輝、黃橋高、屈毅林、盧丞一共同撰寫。全書共9章:
第 1 章概述仿 蝠鲼 潛水器的基礎理論和整體概況;
第 2 章從仿 蝠鲼 生物學特性及水動力機理進行分析,為仿生潛水器的設計奠定基礎;
第 3 章主要圍繞仿生胸鰭結構設計展開,詳細討論潛水器胸鰭驅動結構 與鰭面結構設計 ;
第 4 章開展仿生胸鰭水動力實驗,為柔性胸鰭的優化設計提供科學指導;
第 5 章構建仿 蝠鲼 潛水器統一的動力學模型,為總體設計優化和仿生運動控制提供理論基礎;
第 6 章介紹仿 蝠鲼 潛水器的控制技術,分別基于無模型與有模型控制方法建立仿 蝠鲼 潛水器的閉環控制系統,實現仿生運動控制;
第 7 章為了實現仿 蝠鲼 潛水器長時間的穩定工作,設計多源俘能和能源分布存儲系統,并建立力電熱多物理場耦合模型,實現能量的安全高效利用;
第 8 章開展仿 蝠鲼 潛水器樣機總體設計,研制仿 蝠鲼 潛水器樣機,并開展系統實驗;
第 9 章系統 闡述仿 蝠鲼 潛水器應用方面的關鍵技術。
本書面向仿 蝠鲼 潛水器設計,系統介紹了仿生推進的流體動力學、結構設計、航行動力學、自動控制、能源與載荷等內容,為仿 蝠鲼 潛水器樣機研制奠定了理論與技術基礎。
本文摘編自《 仿蝠鲼潛水器設計理論與方法 》( 潘光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5.5 )一書“前言”“序”“ 第 1 章 緒論 ”,有刪減修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智能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叢書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國家重大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科學出版社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策劃出版“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智能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叢書”。叢書圍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內容涵蓋機器人基礎前沿理論、共性技術、關鍵技術與裝備、應用示范等方面,詳細介紹近年來我國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研究取得的豐富成果,促進我國科研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和研究成果示范推廣。
點擊或識別圖中二維碼
可選購叢書已出版圖書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