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青海訊(記者 保積來)金徽酒地處秦嶺南麓嘉陵江畔的隴南徽縣,享有“世界美酒特色產區·中國秦嶺南麓白酒之鄉”之美譽。金徽酒源于西漢,盛于唐宋,明清時期成為聞名遐邇的“酒鄉”。1951年,在“萬盛魁”等白酒(燒酒)作坊的基礎上組建地方國營金徽酒廠,是甘肅省建廠最早的中華老字號白酒釀造企業和全國首批獲準國家注冊的白酒品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金徽酒成為甘肅名酒。1977年,公司研發成功“隴南春酒”,享譽大江南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隴南春酒成為西北名酒。2007年以來,金徽酒通過改革創新進入跨越式發展的新時代。2016年3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成為全國19家白酒上市公司之一。
在中國白酒的版圖中,產區不僅是地理標識,更是品質與文化的象征。從赤水河畔的茅臺到江淮流域的濃香名酒,每一杯佳釀的背后都離不開獨特的自然稟賦與匠心工藝。而位于秦嶺南麓森林河谷的金徽酒,憑借其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與“三低工法”的傳承創新,釀造出風格迥異的優質白酒。俗語有“南酒香,北酒冽,金徽酒在正中央”,金徽酒以其“綿甜潤雅,飲后輕松” 的獨特風格,在白酒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
金徽酒的原產地徽縣伏家鎮位于北緯33°,這一緯度帶被公認為釀造天然好酒的黃金地理帶。地處秦嶺南麓、嘉陵江畔的徽縣,與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毗鄰,是甘肅省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這里平均海拔890米,年均氣溫15.8℃,年降水量約1088毫米,相對濕度78%,形成了四季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獨特微氣候,為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理想環境。
因所處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的過渡地帶,兼具南北氣候特點,使得當地生長的釀酒原料既具有北方作物的飽滿厚實,又帶有南方作物的細膩柔潤,為金徽酒"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奠定了自然基礎。金徽酒業所在的徽成盆地被15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環抱,嘉陵江源頭水從廠區穿過,形成了"群山環抱、空氣清新、水源清潔、植被茂密"的生態釀酒環境,造就了獨有的釀酒微生物菌系。
2024年,中國酒業協會正式認證徽縣為“世界美酒特色產區·中國秦嶺南麓白酒之鄉”,標志著金徽酒的生態價值得到行業權威認可。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評價道:"金徽在中國眾多白酒企業中,具有鮮明的生態、品質、文化以及釀造理念的獨特性。自然的天賦和微生態的培育,正是金徽酒的美酒基因。
如果說生態是金徽酒的“天時地利”,那么“三低工法”則是金徽人順應自然、匠心獨運的智慧結晶。這一工藝源于秦嶺的低溫環境,歷經千年傳承,成為金徽酒品質的核心保障。
低溫入窖(18-21℃):比行業平均低2-3℃,淀粉糖化更充分,酒體醇甜物質豐富,成就“回味甜”的獨特口感。
低溫發酵(頂溫≤32℃):比行業低1-3℃,抑制雜醇生成,酒體純凈,帶來“醒酒快、人輕松”的體感優勢。
低溫餾酒(20-25℃):比行業低3-5℃,保留更多風味物質,香氣馥郁持久,形成“入口潤、下咽順”的綿柔風格。
為實現精準的"三低"控制,金徽酒與江南大學合作研發了物聯網溫控系統,為每個窖池配備"藍色耳朵"探測儀,實時監測糟醅發酵溫度,繪制發酵溫度曲線圖。這項創新技術榮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項國家發明專利 。同時,金徽酒建成了西北最大的生態白酒釀造基地,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集歷史文化景觀和生態景觀為一體的花園式生態釀酒園,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目前,公司占地面積3000多畝,擁有1名中國白酒首席品酒師、7名國家級白酒評委、28名省級白酒評委和1000多名白酒釀造品評技師組成的專業技術和研發團隊。不可復制的生態釀酒環境和獨有的三低釀造工藝,造就了金徽酒“綿甜潤雅、飲后輕松”的特有品質,是國內為數不多同時獲得“中華老字號”“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綠色食品”“綠色工廠”等多項國家級權威認證的白酒企業。
如今,金徽酒已從秦嶺南麓走向全國,在西北、華北、中原、華東等市場贏得消費者口碑。其“入口潤、下咽順、回味甜、醒酒快、人輕松”的風格,成為宴席與禮贈的優選。展望未來,金徽酒的目標是“躋身中國白酒十強”,而支撐這一信心的,正是對生態釀造的堅守與對品質的永恒追求。正如有些消費者所言:“喝過金徽酒,才懂什么是真正的‘飲后輕松’。”這杯源自秦嶺森林河谷的美酒,正以自然與匠心的雙重魅力,書寫中國白酒的新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