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高考,意味著很多學子已經徹底解放,即將進入到輕松愉快的“大學校園”,然而今天要給大家降降溫:注意,大學生艾滋病“高發”的客觀事實。
過去四年,全國報告大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計12397例,且每年仍以3000+的速度在持續增長。
12397例?
根據各省市疾控中心通報數據綜合測算,2020年至2023年,全國新報告艾滋病青年學生病例分別為:2977人、3677人、2733人(受疫情影響有短暫回落)、3010人,四年間共報告12397人,平均年齡也只有19.9歲。
近年來,艾滋病青年學生病例的性別組成和傳播途徑占比變化不大:
2020年全國新報告的15-24歲青年學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病例2977例,其中性傳播占比98.6%,男男同性性傳播占比81.7%,異性性傳播占比16.9%。
2023年全國新報告感染HIV的青年學生3010例,占當年全國新報告病例的2.7%。青年學生病例男女比34.4:1,其中2925例為男性,85例為女性,男性占絕對優勢。傳播途徑中,男男同性性傳播占比84.7%,異性性傳播占14.0%。
另外,根據一些省市的疾控數據,我國的艾滋病感染進一步出現“低齡化”趨勢,甚至初中、高中段艾滋病感染病例曾多次出現,最小一例尚不足13歲。
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四年間,我國青年學生艾滋病感染病例數年均增長率達到 12.3%,高于同期全人群感染增速。
與此同時,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與高校密集城市已成為感染艾滋病的 “重災區”,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高校,學生艾滋病感染病例數占比超過全國總數的 35%。
據江蘇疾控專家還錫萍介紹,“高考結束到進入大學的那個暑假,是一個易感染時期,需要特別注意。高考那個暑假,父母親都說愛干什么干什么,出去玩吧,出去放松吧。孩子去探索,去網約,就開始了第一次性行為,有一些孩子,一次就變成了陽性,也有一些孩子在入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是陽性了。”
或許有一些同學會想在這個即將到來的全新階段,和喜歡的人探索“性行為”這個全新領域,但別忘了,它同時也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青年人應推遲首次性行為的時間,不要過早發生性行為。
一個人渣HIV感染者在社交平臺炫耀自己光輝“戰績”
性既不神秘、骯臟,也并非自由、放縱。性沖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成長的必經過程。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貞操觀和婚育觀,切忌因為獵奇、刺激、他人誘惑或從眾心理而使自己陷入巨大風險之中。掌握科學的性知識,保證安全的性行為,豐富課余生活,增強自制力,才能筑牢預防艾滋病的思想和心理屏障。
實事求是的講,并不能完全說我們的大學生失控了,而是我國的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病例整體在快速增長。
2010年至2019年,包括年輕學生在內的15-24歲人群累計報告艾滋病感染者141557例,其中80%的新增感染病例為失學青少年。
考慮大學生肩負著國家、家庭的未來,此時更應該自重自愛。
大家十幾年寒窗苦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肯定想要以后大展身手,實現自己的滿腔抱負。此時如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可能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愿每一名學子都能在追夢路上,身心無虞,健康前行。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