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創建一批“楓橋式人民法庭”的部署要求,爭創全國首批百家“楓橋式人民法庭”,宿遷中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示范活動,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工作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升人民法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為鄉村振興注入司法能量。近日,宿遷中院組織開展首屆“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評估驗收活動,活動中各法庭充分展示“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即日起,本微信公眾號對首屆參評的六家人民法庭創建成果進行展播。
今天,跟著小編感受泗洪法院界集法庭《“楓”來潮起正當時,法“治”同攜啟新程》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工作綜述。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創建一批“楓橋式人民法庭”的部署要求,泗洪法院界集法庭緊扣“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 服務基層社會治理”主題,制定具體創建實施方案,積極參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國第一批“楓橋式人民法庭”的創建申報活動,相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堅持黨建引領:擰緊思想“總開關”
加強政治建設,落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常態化開展政治教育、黨性教育、忠誠教育、形勢教育,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人民法庭隊伍。
積極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紅桃法韻”創建品牌,與上級法院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將“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列為“書記項目”,實現審判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獲評全縣首批“紅書房”學習陣地。利用全縣“5102”便民服務日,組建“黨員先鋒隊”“五星紅”志愿服務隊,進村居、進學校開展“典亮生活”普法活動,提供法律咨詢。
形成良好的發展局面
二、狠抓第一要務,跑出辦案“加速度”
創新建立調審同步銜接速裁模式,案件辦理質效提升明顯,審執一體工作有序開展,工作經驗在全市刊發推廣,連續8年無超長期案件,近兩年新收民初案件、訴前調解案件以及上訴率持續下降,調撤率穩步提升。
三級過濾,調解工作提前介入
01
在法庭成立由“1名審判員+1名法官助理+1-2名書記員+1名調解員”專門團隊,通過調解員、法官助理、法官不同維度對案件進行剖析,繁簡定位更加精準。
兩端發力,訴中調審同步銜接
02
新模式下,對調解不成功的,如雙方當事人無異議,則當場完成民初立案、繳費、送達、排期,審判員當天即可組織雙方開庭審理,有力壓降當事人訴訟成本。
一體跟進,判后嚴防衍生訴訟
03
對當事人欲上訴案件,由調解員、法官助理、法官一體跟進,再次就案件進行釋明和剖析,該舉措在一審程序與二審程序、執行程序中間設置閘口,有效阻斷“案生案”,壓降案件比,力爭糾紛實質化解。
三、加強多元解紛,找出矛盾“最優解”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機制挺在前面”工作要求,創新建立“1234”工作法。
1
做好一個把關,建立法庭指導工作機制
法官以網格員身份分配到轄區69個村居,每月赴村居至少開展一次對接指導。
2
確定二項考核,壓實基層調解主體責任
聯合鄉鎮對村居和調解員進行二項考核,一是考核村居的“無訟村居”創建情況、與上年度相比涉訴案件下降率;二是考核調解員調解案件成功數、自履率。
3
突出三類案件,釋放法官調解解紛效能
對“婚姻家庭、勞動爭議、土地承包經營權”案件每案必先行調解,制定要素式調解方案。如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一是調解員必到田間地頭實際勘查;二是邀請村居干部共同參與調解;三是調解協議不得影響當季作物收獲。
4
選聘四方人員,推進特色調解處置實效
選聘駐庭調解員,成立“老喬調解工作室”,該調解員年調解案件約350件,獲贈錦旗近百面,被省法院、省司法廳評為“派駐法院優秀人民調解工作室”。選聘紅色調解員,成立“紅色調解驛站”,從烈士后代中選聘調解員3人。選聘特邀調解員,邀請6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作為特邀調解員,每月到“法庭聯絡站”開展調解工作。選聘律師調解員,進駐律師調解工作站。
四、延伸審判職能,當好治理“排頭兵”
積極推動“兩個楓橋式”共創的同時,利用地方傳統文化特色讓糾紛“止于未訴”。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建融合法庭,與轄區全部鄉鎮簽訂“楓橋式人民法庭”與“楓橋式村居”共創協議,明確共建目標內容等重點,實現轄區有條件的村居全覆蓋,開展“百案百村行”活動。
借力地方鄉賢文化,挖掘明代三部尚書金純事跡中的法治因子,將鄉賢文化傳承與指導村規民約相結合,依托“審務進社區 法官進網格”等活動,推進村規民約與民間借貸利息上限規定、贍養老人義務條款等法律規定相銜接,已指導轄區村居修訂完善村規民約。
五、堅持司法為民,提升群眾“滿意度”
開始終堅持“如我在訴”理念,將便民服務工作貫穿案件辦理全流程。
01
訴前
設立專職導訴員,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訴訟指導等服務,讓“法庭多服務,群眾少跑腿”。
02
訴中
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庭審模式,對異地當事人通過“在線庭審”辦理案件,有力壓降當事人訴訟成本。
03
訴后
加強執前督促,強化判后答疑、督促履行,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六、堅持強基導向,筑牢隊伍“壓艙石”
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對照訴訟服務配置標準完成人民法庭訴訟服務中心改造升級,實現訴訟服務城鄉一體化、無差異。大力推進兩庭建設,建成標準化人民法庭,法庭辦公環境和群眾訴訟環境有力改善。
按照“1名審判員+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模式,配強法庭審判力量,借助開拓者人才培養計劃,全力打造法庭人才培養體系,5名法庭干警入選開拓者成員名單,隊伍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根據法庭工作實際,定向招聘法庭轄區書記員和調解員,充分發揮人熟、事熟、路熟優勢,提升工作效率。
加強司法安全,與轄區派出所建立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人民法庭工作專門考核辦法,強化考核結果應用。與黨委政府簽訂共建協議,定期就矛盾糾紛化解情況與黨委政府溝通協調,在鄉鎮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中獲評“特別貢獻獎”。
來源:泗洪縣人民法院
如果您喜歡我們 推送 的文章,請將"宿遷中院公眾號"加為星標,分享您喜歡的文章并點擊頁面下方的“在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