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們的糾紛這么快就解決了,還保住了川渝老鄉交情!”重慶渝北某建材經營部負責人廖某握著人大代表和法官的手,笑呵呵說道。
近日,四川省鄰水縣人民法院聯合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依托“人大代表+法官+調解員”聯動解紛模式,成功調解一起跨區域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跨域糾紛遇難題
原告重慶渝北某建材經營部向被告四川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供應鋼管、瀝青等材料,雙方結算貨款共計126萬余元,后四川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支付了40萬元,剩余貨款86萬余元一直未支付,廖某遂訴至重慶市渝北區法院。
“我們嘗試過自行協商,但跨省市溝通成本較高,對方不愿意過來,而且沒有中間人緩沖,雙方產生了信任危機。我們是小本經營,若糾紛久拖不決,我們的供應鏈將面臨斷裂。”廖某焦急萬分說道。
考慮到被告四川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實際經營地在四川,從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角度出發,為促成和解,兩地法院決定啟動川渝跨域糾紛聯調機制。
聯動調解破壁壘
川渝兩地法官聯合梳理案件爭議焦點,發現糾紛根源在于,第三方公司延遲結算給四川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帶來現金流壓力,導致部分尾款暫時無法支付,并非惡意拖欠,且本案原被告雙方合作時間較長,具有一定的信任基礎。
考慮到雙方當事人的顧慮,兩地法官整合現有資源,通過“代表委員聯絡站”特邀渝鄰兩地人大代表參與調解此案,通過代表監督提升司法公信力,并引入專業調解員,通過“人大代表+法官+調解員”聯動解紛機制,搭建“解紛快車道”。
握手言和促雙贏
“工程材料我們早就按照合同約定供應,對方一直不支付尾款,找借口一拖再拖,我們資金壓力也很大,他們至少該出面溝通給個準信?!绷文陈氏乳_口。
“我們前期也和你們溝通過,今年確實是因為我們承包的項目方沒有及時結算,我們也向你們公司出具了結算單,你們一直不信任我們,還告到了法院?!彼拇辰ㄔO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翟某也頗為無奈。
見雙方氣氛劍拔弩張,兩地法官及時介入疏導情緒,調解員也用“拉家?!钡姆绞骄徍蜌夥?,引導雙方換位思考。
“兩位老板的難處我們都理解,但生意要做長遠,關鍵是要相互體諒、共渡難關。自古‘川渝一家親’,大家今天來不就是要商量出一個解決方案嘛?!币婋p方情緒有所緩和,參與調解的人大代表適時介入調解。
法官隨即從法律角度分析:“根據合同法規定,逾期付款確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考慮到被告方的實際困難,如果雙方能達成新的還款協議,法院可以在調解書中予以確認,這樣既保障原告權益,也給予被告緩沖期。”
經過3小時的聯合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四川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諾本月底前支付部分欠款43萬元,余款于2025年12月30日前結清。至此,該案得以圓滿化解。
未來,鄰水縣法院將持續做實做細代表委員聯絡工作,自覺主動接受外部監督,持續增強司法工作透明度,同時,繼續深化跨域協同聯動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文稿|付桂月
編輯|廖 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