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鄭州市中學歷史教育質量提升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在鄭州市第六十中學舉行。首都師范大學張漢林教授及其團隊、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連珂、鄭州市教研員喬二虎、惠濟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李晗、惠濟區教研員閆超鋒、鄭州市第六十中學校長劉海鵬、教學副校長朱小艷等出席活動,全市各縣區歷史教研員和老師共計100余人參加活動。此次活動由惠濟區教研員閆超鋒主持。
活動伊始,惠濟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李晗致辭,提到自項目啟動以來,在專家引領下教師教學理念持續更新、教學水平日益提高、科研能力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日益濃厚,表達了對張教授及其團隊專家的感謝以及對各縣區老師們的歡迎。
接著由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連珂致辭,提到惠濟區近年來在課程改革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強調惠濟教育具有踏實、求實、扎實的教育風格,并希望通過對歷史敘事教學成果的呈現,帶動全市教師以此為契機,將歷史敘事教學的理念與方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隨后,鄭州市第六十中學的江小娜老師給大家帶來“隋朝統一與滅亡”的觀摩研討課。以歷史敘事結構,引導學生通過研讀史料,還原隋朝歷史。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探尋和思考歷史答案,從而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學習,提高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其教學設計理念基于歷史敘事,讓學生在真實的歷史場景中,不斷思考中深入到學生的思維深處,實現科學素養的提升。
惠濟區教研員閆超鋒以《理論真的有用?》為引導,對惠濟區初中歷史學科歷史敘事項目組的學習過程及成果做出總結。再現了惠濟區項目組在張漢林教授的帶領下,依托歷史敘事理論研究,通過專題培訓、課例研討、實踐與反思等形式,掌握“以歷史敘事重構課堂”的教學策略。經過一年的學習與實踐,項目組成員對于歷史史料的挖掘,歷史敘事的構建、歷史思維的轉變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在歷史敘事的實踐中,領略到了歷史學科的偉大魅力。
惠濟一中閆鈺老師以“看山三境:一個學習者的認知覺醒”為主題,以《金與南宋的對峙》為例,將自己一年以來學習過程中的所思所獲同全體教師分享。
首都師范大學張漢林教授給大家帶來《用歷史敘事激活課堂教學》的報告。張漢林教授把歷史敘事問題的設置和敘事結構再次剖析,結合以近一年來惠濟區項目組成員的課例,深入分析如何構建歷史敘事,引領教師關注課堂教學藝術,運用好歷史敘事結構,激發課堂的生動性,使課堂真正鮮活起來。他強調,歷史敘事要注重時序排列、史料查證、問題引領,基于此確定歷史人物、歷史情節、展現歷史故事的意義;通過問題引領到史料研習,深入分析到自然生成,來展現歷史教學敘事特點。
活動最后,鄭州市教研員喬二虎做總結,以“看見變化”表達了鄭州市中學歷史教育質量提升項目活動的肯定,以“聽見回響”表達了對全體歷史同仁的鼓勵和期望。
“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記錄,更是理解現在的鑰匙”。此次活動成果展示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未來鄭州市將繼續推進歷史敘事教學,以研究的方法和態度改進日常教學,深層次解讀學生的思維,基于歷史敘事設計恰當的敘事結構,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