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有超過十萬名俄軍士兵的家屬正在吶喊,但他們吶喊的對象不是莫斯科,而是基輔?;貞麄兊囊膊皇强死锬妨謱m,而是烏克蘭政府的一個網站 ——“我想找到”。
這個項目從2024年1月啟動,由烏克蘭戰俘待遇協調總部運營,起初只是想幫俄羅斯家庭尋找戰爭中失去的親人,沒想到后來關注度和訪問量持續攀升。
到2025年6月12日,該項目收到了100324份尋親請求,僅2025年5月就提交了12320份申請,創下單月新高。相當于每天397個,平均每3.6分鐘就有一個俄羅斯家庭向敵國求助,想知道真相。
這些失蹤士兵在俄羅斯官方戰報里根本找不到名字。克宮從2022年9月后就沒更新過陣亡人數,當時公布的陣亡人數是荒謬的5937人。而烏克蘭這個網站就有超10萬條失蹤數據,這還只是知道這個項目,且有勇氣去聯系的家庭提交的。
根據數據,很多失蹤的俄軍士兵都來自摩托化步兵旅,他們作為步兵被派往阿夫迪夫卡、巴赫穆特、查西夫亞爾等東部前線,奉命沖進戰壕,身上只有蘇聯時候的步槍和頭盔。26% 失蹤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最小的才18歲。他們是蘇聯解體后出生的孩子,卻被要求去復興蘇聯的榮耀。
一個俄羅斯母親在網站上留言說:“我們只想知道他是否死了,不是為了救回他,只是不想每晚都想象那些場景。” 其實只要孩子失蹤了,不只是母親痛苦,整個家庭都很痛苦。
據協調總部說,超過75%寫信詢問的家庭,都反對戰爭。這不是因為政治,而是他們的親人在前線失蹤,但卻沒人告訴他們原因。
烏國防情報發言人安德烈?尤索夫說:“他們是真實的人,用真實的名字聯系?!?/p>
俄媒幾乎不報道有本國戰俘,傷亡人數也很少報道,葬禮上也沒有明確死因證明。有些部隊如果找不到尸體,就不登記死亡,結果就是數萬俄羅斯男性從國家歷史上消失了。而且隨著新戰線的開辟,這個趨勢還在加快,俄軍每周損失的士兵人數都在刷新高。
士兵家屬等不到俄國防部的回復,只能轉向求助烏克蘭,這是他們想知道親人下落最后的辦法。
從戰略上來說,一個不愿意承認損失國家,就等于無法糾正失敗。一個拋棄死者軍隊就無法激勵生者,埋葬真相就等于埋葬自己。現在烏克蘭這家網站的電子表格上,失蹤名單還在不斷增加,十萬個條目,每個名字背后都是一個在等待真相和和平的家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