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高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海龍,江津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雷德環一行前往江津法院調研指導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工作,江津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揭誠渝陪同調研。
在生態司法保護教育基地,孫海龍副院長一行實地察看了迭代升級后的動植物科普、案例警示、圖文視頻展示等區域,詳細了解了基地發展歷程、升級前后建設情況及運行模式。在生物多樣性觀測點,孫海龍副院長一行詳細了解了巡山護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與生態環境司法協同等工作情況。
孫海龍副院長表示江津法院主動對接、聯合打造生態司法保護(修復)基地,值得充分肯定。下一步,要堅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綱”與“魂”融入環境資源審判工作,貫徹落實整體系統觀和和諧共生觀,共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大格局。孫海龍副院長提出三點工作要求:
一是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集中管轄優勢,推進非集中管轄法院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完善以集中管轄法院為主導、非集中管轄法院協同配合的組織體系。
二是持續深化與行政機關的協調聯動,強化部門協同、區域流域協同,用好“林長、河長+法院院長”等創新協作機制,形成生態共建、政策共商、發展共促的整體保護(修復)合力。
三是積極打造司法保護(修復)特色品牌,發揮環境資源審判、修復、治理、教育功能作用,“一輪明月勝過滿天繁星”,堅持“人、案、基地”融合發展,圍繞重慶獨特生態環境資源稟賦,升級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基地,爭創全國性示范基地。
市高法院環資庭庭長葉歡、行政庭副庭長彭國萍,江津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羅靜參加調研。
江津區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揭誠渝院長赴石蟆鎮登云村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
喜報 | 復查通過!江津法院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來源:市高法院環資庭
編輯:“法庭內外”新媒體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