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果斯市卡拉蘇社區位于市商業中心,面積1.5平方公里,覆蓋8個居民區、576家商鋪、19家企事業單位、12家酒店等,治理主體多元,人口結構多樣。社區警務室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與社區黨組織協同發力,共同推動網格化服務落地見效。卡拉蘇社區立足邊境口岸社區實際,以黨建為引領,將網格化服務與警務工作深度融合作為基層治理的“主抓手”,通過建強組織、精準服務、科技賦能,推動治理效能持續提升,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堅持黨建引領 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社區黨支部將黨組織延伸至網格“神經末梢”,科學劃分7個基礎網格,實現“一格一黨小組+一警務力量”全覆蓋。健全“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社區警務室+成員單位+居民信息員隊伍”的網格化管理機構,將黨員“雙報到”工作、警務室日常勤務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融入網格化管理,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著力構建黨建引領、警社聯動、上下聯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網格化治理新格局。線上,依托智慧社區平臺,聯動警務系統共享數據,通過“我要反映”“曝光臺”“流動人口上報”等模塊掌握網格內各類信息動態,由警務室配合開展流動人口登記、治安隱患排查等工作,提供精準服務。線下,結合周二、周四固定走訪機制,社區工作人員與警務室民警共同開展大走訪、大排查,一線開展法治宣傳,一線發現治安隱患和矛盾糾紛,一線協同解決問題,讓網格化管理服務更“親民化”。
精準對接需求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警務室專業優勢,探索實施“黨建+警務+服務群眾”工作機制,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警務工作與基層治理工作有效融合。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以開設“法治微課堂”、法治宣傳月等活動為契機,社區聯合警務室通過智慧社區、微信群等新媒體平臺,結合固定走訪日工作機制,實地入戶走訪、設置宣傳咨詢臺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防范養老詐騙、電信詐騙、掃黑除惡、平安建設等法律法規,警務室民警還現場講解案例、傳授防范技巧。用力做實“微服務”,建立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開展“伊犁人的奶茶會”活動,邀請警務室民警參與共商共議、宣傳宣講、走訪接訪、談心談話等,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活動。嚴格落實“成果晾曬”機制,常態化開展“三學三比三亮”活動,實現群眾“點單”、平臺“接單”、黨員與警務力量“兌單”的三向匹配“供需”模式,廣泛開展法律咨詢、義診義剪、愛心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次,其中警務室牽頭開展的反詐宣傳、安全隱患排查等專項服務達50余場次。
定制網格菜單 彰顯基層治理新成效
通過黨建引領下的動能激活與路徑探索,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持續暢通,成效逐步顯現。一方面,群眾訴求響應更高效,依托網格黨組織與警務室聯合建立的“收集—分流—處置—反饋”閉環機制,今年以來累計辦結民生實事43件,其中由警務室主導解決的治安類、糾紛類訴求18件,群眾滿意度提升至95%;另一方面,治理合力更凝聚,黨員帶頭、警務護航、群眾參與、多方協同的共治模式逐漸成熟,如在停車位改造、環境整治等工作中,社區發動黨員群眾300余人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5起,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此外,服務精度不斷提升,針對特殊群體,建立“一對一”幫扶臺賬、“菜單式”服務清單,定期上門為獨居老人檢查居家安全、協助低保戶辦理相關手續等,讓特殊群體感受到精準關懷,基層治理的溫度與質感持續增強。
如今,卡拉蘇社區通過黨建引領網格化服務,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讓警徽在網格前沿閃耀,形成了“黨組織引領、警務作支撐、網格聚合力、服務暖民心”的良好局面,為邊境社區治理提供了有力實踐。(供稿:王乾振)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