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加密貨幣的熱潮一度如脫韁野馬,跌宕起伏,熱鬧歸熱鬧,但實用性始終是個問號。如今,一種被稱為“穩定幣”的東西,悄然走上了舞臺中央。
別看名字聽著穩重,實則暗藏鋒芒。尤其是在美債告急、全球金融重構的背景下,穩定幣不再是小打小鬧,它正被某些國家拿來當作金融工具,用以實現一些更大的戰略目標。
穩定幣到底是什么?
說白了,穩定幣就是一種錨定現實資產的加密貨幣。比如錨定美元、美債的“美元穩定幣”,你往里存一塊美元,它就給你發一個等值的“幣”,在鏈上可以流轉、交易。
看起來就像是數字版的美元支付系統,但形式更靈活、監管更輕、流通更快。很多人說這和支付寶余額沒啥區別,技術可能不同,但邏輯幾乎一模一樣。
只不過,支付寶背后是阿里,資金在銀行監管之下,而穩定幣公司背后的賬本……說好聽點叫“透明上鏈”,說難聽點,跑路也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近期推出了一個重要的法案,《穩定幣統一標準保障法案》(GENIUS),明確穩定幣必須錨定美元或美債。這一步看似是為了加強監管,實際上卻是在給美債找“出路”。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你是一個穩定幣公司,想合法發行穩定幣,就必須把真金白銀存成美債。這些美債你不能亂動,不能套現,只能放在那兒“壓著”。
那意思是,美債有人買了,穩定幣公司還不能賺利息——這不是買債送人頭?
但美國財政部樂意得很,因為這是穩定幣公司白白幫忙消化債務。只要穩定幣的體量足夠大,美債市場就等于多了一個免費的“蓄水池”。
這就有點像,美國政府表面上說要管加密貨幣,實際上在引導它變身美債的“托盤俠”。美債背后綁著全球經濟,現在又想再綁上區塊鏈世界。
和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不同,穩定幣是公司發的,不是國家擔保的。你買了幣,實際是信了那家公司。
大的像USDT(Tether),還會定期出個審計報告,小的、野的、剛起步的項目,拉到錢跑路也是家常便飯。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立法時強調“合規錨定”,希望把穩定幣納入“可控范圍”。說到底,美國不是怕技術走得太快,而是怕沒人在它設定的軌道上跑。
很多人會問,既然中國也有數字人民幣,和穩定幣比,有啥不同?其實區別不小。
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背后站著國家信用,不存在兌付風險,而且是官方推動的頂層工程。而穩定幣,只是民間組織發的數字“票據”,背后無國家信用背書,一旦出事,沒人兜底。
但從功能角度看,兩者確實在某些場景重疊,比如跨境支付、鏈上交易等。這也是為什么,穩定幣一熱,數字人民幣的推廣節奏可能也會跟著提速。中國央行一邊推進數字人民幣落地,另一邊緊盯穩定幣的擴張速度,顯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穩定幣會沖擊人民幣國際化嗎?
這問題有點復雜。穩定幣擴展了美元的觸角,比如俄羅斯、土耳其、阿根廷這些受到金融制裁或貨幣動蕩的國家,穩定幣成了灰色地帶里的“美元替身”。你不用銀行,不走Swift,只要雙方愿意收這枚錨定美元的幣,就可以做交易。
這種玩法其實給了美元“繞過規則”的能力。一邊說要制裁,一邊又默許“代幣美元”流通,美國的算盤不難看懂:即使國家不允許你用美元,我可以讓你用“影子美元”。
這種玩法,對人民幣國際化確實形成了某種“干擾項”。
不過話說回來,人民幣國際化走的是另一條路,主要靠的是雙邊貨幣互換——簡單說,就是中方答應給你一筆人民幣額度,你用完了拿貨物抵賬。它靠的是國家談判和協定,不依賴于某種技術或平臺。兩者路徑不同,穩定幣只是“場外選手”,未必能對人民幣的主線形成致命沖擊。
香港為何第一個“舉手”?
和美國還在拖拉流程不同,香港早早就把穩定幣牌照制度定了下來。這事其實不難理解。香港作為金融橋頭堡,本就定位在連接內地和國際之間的金融市場。
一旦全球金融秩序開始偏向“鏈上”,香港必須第一時間卡位,不然就是錯失未來金融中心的資格。
更何況,在傳統銀行系統之外,穩定幣確實有可能構建出一套“去中心化結算網絡”。如果香港在這個系統里提前占位,就等于掌握了部分“話語權”。
大陸會不會放開?可能性不大
從目前來看,穩定幣很難在中國大陸大范圍鋪開。
首先,中國早就有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非銀支付手段,完成度極高,老百姓也沒這方面的“剛需”。
其次,數字人民幣本身就是在官方推進,政策重點也在這上面。
最后,中國金融系統對風險的容忍度較低,對任何涉及資本流動的工具,都必須做到“在控”。
穩定幣最難管的地方在于“跨境轉移+匿名性”,這正好是中國金融監管最敏感的領域。放開它,等于在金融防火墻上開了口子。
穩定幣這個詞,聽起來技術感滿滿,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場圍繞“信用、流通和管控”的金融博弈。
美國想用它續命美債,中國用數字人民幣穩住大盤,香港搶著當金融中介,土耳其人則拿它對抗本幣崩潰……
它既不是革命,也不是泡沫,而是一個國家與國家之間、技術與制度之間、自由與控制之間拉鋸的新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