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世界的叢林法則,從來不只是冰冷的資本博弈
“這也太粗暴了,一點策略都沒有!”在近日的極客公園AI大會上,羅永浩重提科技圈往事時,對華為余承東的挖人方式仍然“耿耿于懷”。這場發生在錘子科技與華為之間的交鋒,堪稱中國科技圈最具戲劇性的商戰片段之一。
一、余承東的“直球操作”:會議室里的閃電戰
時間倒流到錘子科技掙扎求生的年代。羅永浩帶著團隊研發的TNT系統南下深圳,與余承東會面。在華為會所的餐桌上,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當錘子團隊現場演示產品后,余承東當場撂下筷子,臉色陰沉地轉向自家團隊開火:
“人家150人做半年,比你們1000人搞兩三年強!”
更讓羅永浩瞠目的是后續發展。華為隨后派出一個團隊到錘子辦公室,進行了四五個小時的“技術交流”,問題細致入微。結束時,華為負責人竟清場單獨約談錘子的產品與研發負責人,直接開價挖人:“我們給你開什么條件愿意來華為?”
這種“當面挖角”的操作,被羅永浩形容為“太粗暴了,一點策略都沒有”。在他看來,這種直白的挖人方式不僅無效——因為“最鐵桿的兄弟怎么可能走”——更透露出巨頭對創業公司的傲慢姿態。
二、余承東的“狼性”底色:字典里沒有第二的男人
要理解余承東為何采取如此直接的方式,必須深入他的精神基因。這位56歲的華為悍將,剛剛在朋友圈發布了入職華為32周年的AI紀念視頻,配文“眼中有光,心中有火!” 這正是他職業生涯的寫照。
余承東生于1969年安徽農村,從小就是“玩命的那種”孩子王。他個子不高,打架時“打得滿臉是血也要繼續打” 。這種好勝心貫穿了他的職業生涯。在華為內部,他以“我的字典里沒有第二”聞名,堅信“沒有人能夠記住世界第二,只能記住第一” 。
這種性格特質融入華為的“狼性文化”,形成了他獨特的人才觀。余承東的精神屬性非常匹配任正非提出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漿糊粘接世界智慧”的理念。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習慣,表述開放、溝通與交流。維護普遍客戶關系,投標前的預案討論、交付后的復盤、飯廳的交頭接耳……,任正非都認為在交流,吸收外界的能量,在優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咖啡廳也只是一個交流場所,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交流的機會與場所。
“一桶漿糊粘接世界智慧”:任正非強調“團結就是力量”,他通過“一桶漿糊”的比喻,說明自己作為組織者,通過一種機制和哲學,把眾多優秀人才團結在一起,共同為華為的發展目標努力,從而構建了華為事業成功的基礎。
余承東深諳此道,多次強調聚集全球頂尖人才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商業競爭如同戰場,挖角對手核心人才是快速提升戰斗力的合法手段。
三、羅永浩的“江湖義氣”:為何此時翻舊賬?
羅永浩選擇此時重提舊事,絕非偶然。這位以“網絡大炮”著稱的連續創業者,一貫擅長利用輿論造勢。細察他過去的網絡行為,可清晰看到一套成熟策略:
- 樹立對立面制造話題:無論是攻擊俞敏洪,還是與悟空出行CEO胡顯河互懟(被對方批為“網絡大妖怪”和“現代版陳世美”),或是此次爆料余承東,羅永浩深諳沖突即流量的道理。
- 打造“真性情”人設:在成名戰“西門子冰箱”維權,以及后續直播帶貨“花點時間”鮮花事件中,他以“報復性維權”姿態博得消費者好感;在理想ONE爭議中,他以“人類進步阻礙者”標簽打壓質疑者。此次強調“鐵桿兄弟不可能被挖”,也是在強化重情重義的江湖形象。
- 為商業動作鋪路:值得玩味的是,羅永浩的AI創業項目Jarvis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個人效率,其核心產品J1 Assistant集成了語音Chatbot、筆記、Todo列表和AI搜索等功能,今年1月已在海外悄悄上線,但在國內尚未有動作。選擇此時爆料,與其說是翻舊賬,不如說是為即將回歸國內市場的AI項目預熱造勢。
四、巨頭與創業者的永恒博弈
這場“粗暴挖人”風波,折射出中國科技圈殘酷而真實的生存法則:
- 人才戰爭的陽謀:在華為“以奮斗者為本”的理念下,余承東的挖角行為本質是對頂尖技術人才的渴求。當發現錘子團隊能以小資源實現大創新時,他本能地想要“吸收宇宙能量”。
- 創新生態的雙面性:巨頭常以投資或收購名義接近創業公司,實則為技術偵察甚至人才收割。羅永浩透露,當時有四家公司有意收購錘子,“其中三家是沖著TNT系統來的”。
- 價值觀的根本沖突:余承東代表的是“勝者為王”的狼性商業邏輯,羅永浩則秉持著江湖義氣的兄弟情結。當效率至上的巨頭遭遇理想主義的創業者,碰撞在所難免。
五、科技江湖的永恒戲碼
回頭看這場風波,余承東的“粗暴”與羅永浩的“江湖氣”,恰似中國科技發展的一體兩面。
余承東和華為代表的是一種實用主義的進取精神——為達目標可以打破常規,甚至不介意手段的“粗糙”。這種精神讓華為從默默無聞走向全球領先,也帶來不少爭議。
羅永浩則扮演著理想主義創業者的代言人——盡管他屢敗屢戰,直播帶貨頻頻“翻車”,造車言論被指“邏輯混亂”,但他始終保持著挑戰巨頭的姿態。此次爆料,本質是弱者對游戲規則的不滿。
在AI技術重塑一切的今天,這場舊事重提具有新的象征意義。當羅永浩帶著Jarvis重返科技戰場,當余承東統領華為終端、汽車和云計算三大業務線,兩位“斗士”或將再次交鋒。
商業世界需要余承東式的銳意進取,也需要羅永浩式的理想堅守。二者的碰撞,恰是推動中國科技前行的雙重動力。而真正持久的勝利,屬于那些能在效率與情懷間找到平衡點的創新者。
寫文不易,點擊關注,點個“贊”和“評論”唄,感謝,致敬每一個為生活奔跑的人!
析商戰,探AI,觀創業,解項目,聊八卦,有謀有略;成王敗寇,興衰浮沉,皆由己造。商海里見真章,浪潮中見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