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風
美國空襲伊朗三大核設施一事,使得本輪伊以沖突迎來了重大轉折點,根據美軍戰(zhàn)報,此次空襲行動“大獲成功”,伊朗方面卻表示損失“并不嚴重”,已事先轉移了重要的核材料和設施,緊接著,伊朗明確警告美以“絕不會屈服于霸凌”,誓言將做出強硬反擊。
(伊朗海軍在霍爾木茲海峽演習)
據央視新聞6月23日報道,當地時間22日,在美國空襲伊朗后,伊朗議會國安委員會委員庫薩里宣布,伊朗議會經過討論后得出結論,贊成“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是這只是伊朗議會的提議,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
據介紹,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伊朗重要權力機構,負責制定國防、外交、安全政策等國家大事,主席為伊朗總統(tǒng)佩澤希齊揚,負責日常工作的秘書為沙姆哈尼,后者也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心腹,此前在以色列的暗殺行動中身負重傷,但最終被搶救過來。因此,是否關閉霍爾木茲海峽,最終還是要哈梅內伊拍板。
(霍爾木茲海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據介紹,霍爾木茲海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位于伊朗和阿曼之間,連接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是波斯灣石油外運的唯一海道,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海運石油都要途經霍爾木茲海峽,對全球能源市場和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只有33公里,主航道緊貼伊朗領海,一旦大型油輪穿越海峽的話,必將處于伊朗岸基火力打擊范圍內,伊朗事實上不需要徹底封鎖,只需要制造“不可通行風險”,即可制造巨大恐慌。
(美軍航母曾多次穿越霍爾木茲海峽)
從軍事角度來看,伊朗有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多層次軍事手段,包括出動快艇或潛艇布設大量水雷,發(fā)射反艦導彈和無人機,同時出動特種部隊攔截過往船只。就算美國及其盟友出兵護航,也需要較長時間掃除水雷威脅,同時還面臨著伊朗海空軍的嚴重威脅。
按照國外智庫的數據,一旦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將切斷全球20%石油供應和33%液化天然氣貿易,可能導致油價飆升至150美元,促進全球通脹的同時,還可能會引發(fā)全球經濟衰退。
據悉,影響最大的當屬亞洲和歐洲國家,日本、韓國和歐盟都將面臨能源進口成本劇增的挑戰(zhàn),很快將傳導至制造業(yè),美國作為40%石油自給的頁巖油大國,雖然油價飆升有利于頁巖油產業(yè),但會導致民眾通脹壓力加劇,只有俄羅斯這個石油出口大國將獲得巨額利益,預計全球油價飆升將使得俄羅斯獲得幾百億美元的額外收入,成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最大贏家。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因此,雖然目前哈梅內伊還未發(fā)話,但伊朗關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威脅一經發(fā)出,立即引發(fā)了全球強烈反應,剛剛襲擊了伊朗核設施的美國反對聲音最高,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警告伊朗,破壞霍爾木茲海峽的航運純屬“自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則威脅,封鎖海峽不光會導致美國的反應,還會引發(fā)其他國家的回應。魯比奧甚至還“病急亂投醫(yī)”,呼吁中國出手阻止伊朗封鎖海峽,聲稱:“中國高度依賴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供應,正敦促中方和伊朗聯絡。”
據介紹,中國超過50%的原油供應都來自中東,其中伊朗原油就占12%,霍爾木茲海峽一旦被封鎖,從表面上來看,確實對中國有較大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全球油價飆升,這將使得中國進口原油成本大增。
(中國修建大量石油儲備設施)
但是中國對于中東局勢動蕩導致的“石油危機”早有預案,目前中國的石油戰(zhàn)略儲備可覆蓋90天的進口量,足以平抑短期的市場波動,此外,中國也有著石油進口替代選項,可增加從俄羅斯、沙特、非洲國家的原油采購,還能通過中伊鐵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等樞紐通過陸路運送原油,多管齊下對沖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和伊朗海軍在中東舉行演習)
更何況,中國作為伊朗的友好國家,一直以來堅定支持伊朗,在伊以沖突爆發(fā)之后,中方也多次仗義執(zhí)言,獲得了伊朗方面的誠摯感謝,退一萬步講,就算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很可能會比照胡塞武裝此前封鎖曼德海峽,只攔截美西方和以色列船只,對中俄等友好國家船只放行的方式,這樣一來,中方并不會受到較大沖擊。因此,美國急切呼吁中方“阻止伊朗”,只不過是拉中國下水,卷入中東沖突的伎倆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