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溫暖駐外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駐外之家人才網
www.zhuwaizhijia.com
從東非高原到西非海岸,從撒哈拉沙漠邊緣到剛果河畔,一條條鐵路延伸遠方,一座座橋梁飛架天塹,一處處港口繁忙作業……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資企業陸續來到非洲大陸,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十余年間,中資企業在非累計參與新建和改造鐵路超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鋪設電力及通信網絡超20萬公里。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不僅連通了非洲的城市與鄉村,為非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成為中非友誼與合作的橋梁。
6月12日,在中非基礎設施合作交流活動現場,合作的熱潮再次掀起。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安哥拉、尼日利亞等十余個非洲國家達成28項基礎設施合作項目,簽約總金額高達52.7億美元。此次簽約涵蓋承包工程、工程投資等多種合作形式,涉及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多個關鍵領域。這些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完善非洲各國基礎設施網絡,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個個完工和在建的項目,都是中非基建合作的生動縮影。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6月11日竣工的北區16號干線道路項目成為當地新的交通地標。這條全長3.64公里的城市交通大動脈,不僅包含立交橋、社區道路等主體工程,還配套建設了供水排水、污水系統等設施。項目自2024年10月開工,建設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提前4個月高質量交付。其間,項目直接或間接創造1300多個就業崗位,不僅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出行條件,更為阿布賈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與居民生活幸福感。
在坦桑尼亞南部海岸,中企承建的“未來港”基盧瓦漁港建設正穩步推進。作為坦桑尼亞首座現代化大型漁港,這座占地面積約5.6公頃的港口預計2025年9月完工,設計年卸魚量6萬噸,可滿足大型遠洋漁船的停靠需求。在建設過程中,中國工程師向坦桑尼亞工人傳授施工技術。項目建成后,先進的冷庫和交易市場將徹底解決魚獲保鮮難題,帶動漁業產業鏈升級,經過培訓的當地工人也將憑借掌握的技能,在港口運營等領域開啟新的職業篇章。
中非基礎設施合作中完成的一個個項目是雙方攜手共謀發展、共促繁榮的生動實踐。隨著更多基建項目的落地生根,中非合作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中非友誼之花將在這片廣袤的大陸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來源:國際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