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一線城市上海,在消費上首次被二線城市所超越。
對重慶來說,這可能還是第一次。
隨著各大城市消費數據陸續出爐,國內西部城市重慶不僅跑贏了北京、廣州、深圳,更首次超過上海,成為國內消費總額最高的城市。
綜合統計局數據,今年前四個月,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385.43億元,領先于上海的5355.46億元,成為國內消費第一的城市。
其中,第三名是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487.18億元,廣州第四消費總額為3760.86億元,深圳則是3161.73億元。
位于西部地區的重慶,憑什么能夠在消費上超越北上廣深?
重慶之所以能夠在這一輪消費浪潮中崛起成為第一,離不開重慶的兩大優勢。
重慶第一大優勢,就是人口基數大。2024年,重慶的常住人口高達3190萬人,作為對比,其他幾座一線城市的人口都在兩千萬左右,其中深圳和廣州還不足兩千萬人口。
在人口結構上,重慶外來人口占比較低,這也導致重慶在消費上,也更得心應手。
除了人口之外,房地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過去幾年,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壓力,就連廣州最近都全面取消了限購。因為房價下行,受到房價下行影響最大的,也是一線城市,因為這里的房價基數更高。
一線城市有房一族資產受損,自然反映在消費上,就會更傾向于注重性價比。
而重慶的優勢在于,這里的房價相比四大一線城市更低,因此居民可以將更多家庭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費,而不是還貸。
上海,是一線城市中最特殊的存在。
今年之前,上海一直位居國內消費城市首位。以至于網上有人說上海有自己的“貨幣”。這當然是段子,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上海消費的強勁。
但這一次,是上海首次把自己消費第一城的位置讓了出來。
去年,國內消費十強的城市依次為上海、重慶、北京、廣州、深圳、成都、蘇州、南京、杭州和武漢。
上海為什么會出現下滑?究其原因在于,上海的消費尤其是餐飲下滑慘重。
從增速上來看,今年前四個月,重慶社零總額同比增長4.4%,增速高于廣州的4%和深圳的3.7%,更顯著領先于上海的同比下降0.3%,以及北京的下滑3.7%。
從增速來看,我們可以很敏銳地捕捉到,一線城市中的兩強,“北上”消費出現了較大的問題,甚至是以下滑收場的。
以上海餐飲為例,上海市納統的49家餐飲企業1845家門店總營收48.7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56%。
如果從人口結構來看,北京和上海之所以會出現消費下滑,外來人口占比較高,可能也是一個因素。
外來人口占比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城市的消費體量,重慶外來人口占比較低,剩下的本地人構成了重慶消費的主力。
而北京和上海呢?如此高的房價面前,就注定了外來人口占比較高;過去消費增長,是因為房子和就業機會都很好。
但今天,隨著壓力的顯現,北上兩座城市的外來人口壓力劇增,而本地人又因為房子的因素,都削弱了他們的消費欲望。
把廣州和深圳相對比,也能夠解釋這一點。從GDP上來看,廣州的GDP是落后于深圳的,但廣州的消費卻高于深圳。
原因也是因為深圳外來人口占比超過了65%,廣州卻不到44%。他們在大城市里打工,卻未必會在大城市里消費。
如果說過去我們還在說一線城市有多么強的話,那么今天單純從消費上來看,的確已經可以對一線城市祛魅了。
大城市的“富貴病”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顯現了。
未來的宏觀經濟,一定是靠消費驅動增長的。而大城市的消費,理論上應該更高,但為什么今天北上都出現了下滑?
這就是“富貴病”所在。
什么是富貴病?因為高收入和高就業機會,一線城市吸引著眾多外來人口,但又因為高房價,導致一線城市能夠吸引外來人口,但外來人口卻未必會在這里消費。
這從側面說明了,未來只有能夠留得住外來人口的城市,消費才會有較強的增長。
如何留住外來人口呢?當然是靠房子。
以重慶為例,重慶房價在國內四大直轄市里是最低的。約等于深圳的八分之一,上海的六分之一。而具體到收入上,重慶當然不會比深圳和上海低這么多。
從房價收入比的角度來看,重慶更值得長期居住。
高房價一定會擠壓居民消費能力,重慶的房價較低,所以重慶居民人均消費可以達到上海的一半左右。
另外,重慶自身也有一些特色。
例如為了刺激消費,重慶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在重慶拉動消費已經超過60億元。除此之外,重慶推動的縣域經濟、網紅經濟,打造旅游IP相比一線城市也更積極,這些在拉動消費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上個月,重慶還印發了“六大工程”行動方案,其中就包括實施消費升級、服務消費擴容、新興消費培育等等,并制定了目標,全年全市社零總額增速要達到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商業附加值增速6%以上,高于全市GDP增速。
過去的一線城市,當然哪里都好,但房價一旦開始下行,所遭受的反噬也是最嚴重的,這就是富貴病。
根據麥肯錫上月發布的《新常態下的消費》顯示,一線城市千禧一代和X世代的消費信心都總體落后于二三線城市,更顯著低于三四線城市和農村。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房價應該是主因。
一套一線城市的房子,能夠買好幾套三四線城市的房子,當房子開始下跌的時候,他們的消費能力和信心也會反映出來。
曾經國內一線城市的第三產業占比能夠追平發達國家,但隨著地產的下行壓力加大,一線城市的消費增長也必然會面臨更大的阻力。
要想徹底解決一線城市的富貴病,還要從源頭下手。讓市場的歸市場,讓該降的房子降下來,在短期內當然會影響到消費。
但長期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下降,有助于提高一線城市的吸引力,更有助于這些外來人口留在一線城市,在這里消費結婚生子。
長期來看,宜居的城市,才是消費增長最容易的城市。而宜居的維度是多樣的,收入高和就業機會多,僅僅只是其中一個維度。
房價收入比,同樣也很重要。
未來的一線城市消費還會如何變化,我想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一線城市的富貴病不在今天,而在于未來能不能走通。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