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界秩序如同‘日出’,無法回避,考慮到世界發展趨勢,俄羅斯已經轉向亞洲?!?/strong>
6月20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出這個莊嚴的宣告,表示中俄正在塑造新的世界秩序,不是構建新的,而是在塑造,或者為這個進程鋪平道路。
而且他還表示,未來的世界發展趨勢肯定不會再是以西方國家為中心軸,西方法則不再受歡迎。
他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有什么說法?
普京的宣言
6月20日,這一天俄烏沖突還在持續,甚至因為美國的注意力在新爆發的伊以沖突上,俄羅斯還加大了對基輔的攻擊力度,17號440架無人機盤旋在基輔上空,導致27處建筑物受損,14人死亡。
除了基輔以外,烏克蘭幾個地方也遭到空襲,全境15人死亡,114人受傷。
而面對伊朗的處境,被認為是老大哥的俄羅斯也經常發聲,不過它自己也陷在泥潭中,能幫到的自然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普京出席在圣彼得堡舉行的國際經濟論壇全體會議,并且發表講話。這場講話持續了4個小時,實際的話題從俄烏沖突,到世界格局、中俄關系、中東地區局勢等。
在他看來,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就像日出一樣無法回避,而且主導者還是俄羅斯和中國。
不過中俄沒有刻意去構建新的世界秩序,只是在塑造它,或者說為它的到來鋪平道路。
這種新的世界秩序是什么?就是不再以西方法則為標準,不再以西方國家為標準,而是專注發展自身。
為了適應這種新秩序,俄羅斯已經開始將發展中心轉向全球南方和亞洲的關系,也就是“向東轉”。
普京還“辟謠”說:“有些人說俄羅斯是現在才向東轉,不是的,實際上我們很早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p>
為什么要向東轉呢?自然是西方國家的法則是零和思維不符合俄羅斯的發展需求,“不惜一切代價維持自己的壟斷地位,保留其全球殖民影響力工具”。
比如北約嘴上承諾不會東擴,但實際上先后已經擴張了5、6次,多次漠視俄羅斯的利益。
“確保一個國家的安全,不能以犧牲另一個國家的安全為代價。”他這樣說道,得到了很多的認可。
至于中俄關系,他覺得中俄關系不會給任何人制造困難,不針對第三方。簡單來說,就是朋友,互相合作,攜手前進,不是從屬關系。
其實普京的以上思想在2023時俄羅斯知名學者盧基揚諾夫就曾說過,作為曾經給普京主持過活動的俄智庫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盧基揚諾夫被稱為“普京身邊人”。
當時他和我國學者交談,就提到了俄羅斯“向東轉”的問題,當時俄烏沖突持續了一年多,他就意識到俄羅斯至少在經歷一個糾正過程,那就是西方正在失去參考坐標作用。
他提到早在俄烏沖突還沒開始前,普京就提到:從2014-2022年間,烏克蘭頻繁和英美大量接觸,在為戰爭做準備。
當時俄羅斯人還不相信,直到拿到確切的證據時,烏克蘭已經羽翼豐滿,準備加入北約。
而俄羅斯人還以為按照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很快就能將烏克蘭打得心服口服,不敢再說“加入北約”的胡話。
可是事實證明,這場仗打得越來越脫離俄羅斯人的預想,只因為背后有美西方國家的支持,俄羅斯才驚覺自己的計劃從一開始就錯了。
經歷這一次打擊之后,俄羅斯開始向東轉,不僅是加大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經貿合作,思想也開始轉向非西方國家。
從前他們一直將自己定為歐洲大國,思想是以西方為中心,不然就是非西方,非此即彼,沒有第三種。
他們一直想向外界證明自己和其他人一樣,或者比他們更好,不像中國只專注于自己,不用證明自己。
然而從俄烏戰爭開始后,俄羅斯人發現西方失去了參考價值,也辯證地看待自己一直以來“軍事超級大國”的形象,開始專注自身的發展。
至于對俄羅斯經濟發展有巨大助力的中國,盧基揚諾夫認為是“彼此靠近但不從屬”的關系。
“在新世界里,不是誰選擇誰,而是成為自己。”盧基揚諾夫如是說,而且他確信在2050年中國肯定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的聲量越來越大
普京和盧基揚諾夫這樣高度的人,看待問題自然更深遠,他們認為未來西方國家的零和思維必定會被淘汰,多極化必將成為歷史大勢。
我們看到這樣的觀點都不陌生,因為這一直就是我國的外交理念,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些年我們的努力也看到了效果,如今的中國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大部分的國家外貿榜單上都有中國的大名,不是第一大貿易伙伴就是第二大貿易伙伴,連美國都不能免俗。
中國境內的外資企業超過120萬家,在境外投資的企業覆蓋全球80%的國家和地區,還成為拉動經濟的最大引擎,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進博會讓埃塞俄比亞咖啡的知名度飆升,直接拉動了其國內的出口量,因為搭上中歐班列,哈薩克斯坦的創建了出???,產品賣到中國乃至全世界……
最重要的是,中國只是想好好做生意,并不搞西方國家單邊保護主義那一套,強買強賣那更是沒有,甚至基礎建設不好,中國還派人去幫忙建設,非洲的國家大多受益于中國。
俄烏沖突后,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制裁,正是因為和中國合作,貿易量激增,經濟狀況反而比之前還好。
2月7日,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公布了2024年經濟狀況,去年俄羅斯GDP增長4.1%,超出預期的3.9%,總量達到歷史最高200萬億盧布。
這樣一看,俄羅斯的經濟狀況用一句“因禍得?!眮硇稳菀膊贿^分,難怪俄羅斯網友看到便宜又好吃的中國商品充滿了貨架,都調侃:怎么不早點制裁我們?
當然,除了做生意發展自己,中國對于人道主義也十分關注,時刻謹記大國的責任,每次沖突發生都積極發聲,調停。
2023年,伊朗和沙特在北京完成世紀大和解,之后雙方合作、互動頻繁,中國的作用不可忽視。去年以色列襲擊加沙,巴勒斯坦14個派別也在北京調解,并且簽署了《北京宣言》。
今年中國牽頭成立的國際調解院5月底在香港簽署公約,并且落地香港灣仔警署,這個舊時代的法治中心將成為國際的調解院,意義非凡。
這個國際調解院的大部分成員都是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在美西國家組建的聯合國等下屬機構,這些國家的聲音往往不被聽見,于是中國牽頭組建一個弱勢國家的組織,讓小國家也能說上話。
當然,中國做這些不是為了挑戰美國的地位,另起山頭,而是真心希望能幫助所有國家發展,構建“大同”地球村。
這樣的地球村天然具有吸引力,因為它沒有剝削,只有共贏。
參考信息:
觀察者網:普京:新的世界秩序如同“日出”,無法回避
環球時報:俄知名學者盧基揚諾夫:“西方正在失去參考坐標作用”
人民日報海外版: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望海樓)
參考消息:沖突第三年,俄羅斯經濟社會面面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