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臺在2025年06月23日19時02分發出之地震報告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據香港天文臺的初步分析,2025年6月23日(星期一)下午6時48分廣東清遠發生一次4.3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23.62度,東經113.17度附近,即廣州之北約57公里(即距離香港之西北約18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震中位置圖:
圖/香港天文臺截圖
香港天文臺接獲超過一百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這次地震,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香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更多資料
香港天文臺資料顯示,1905年以來,香港的有感地震從未引致任何傷亡,其中絕大部份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V(五)度以下,最高記錄則是1918年由距離香港300多公里汕頭附近發生的地震所引起的VI至VII(六至七)度。1918年的地震令到香港少數建筑物的墻壁出現輕微損毀,是有史以來唯一在香港引起損毀的地震。
近年香港震感較強的一次地震發生于1994年,烈度為V至VI(五至六)度,震中位于臺灣海峽南部。香港有感地震的震中位置大部分都在香港之外,例如中國臺灣、南海北部、廣東河源及陽江、粵閩交界、北部灣以及菲律賓等。1979年至今震中位于香港境內的地震共有7次:1983年在米埔(1次),1982年(2次)與1995年(3次)在大嶼山以東海域,及2014年(1次)在大欖涌水塘附近,這些境內地震引起的震動均屬輕微,烈度在V(五)度以下。
以下是香港天文臺網站發布的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Modified Mercalli Scale)1956年版:
圖/香港天文臺
部分來源:香港天文臺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