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日前,贛州和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美藥業)遞表港交所。
在此之前,公司曾一度寄望于沖刺A股上市。2023年4月,和美藥業與安信證券(現更名為國投證券)訂立輔導協議,并向中國證監會江西監管局提交了A股上市輔導備案申請。
2023年7月1日-9月30日,安信證券對和美藥業開展了輔導工作,期間發現公司內部控制制度需要改進和完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方案尚未確定等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2025年5月,和美藥業終止了A股上市輔導協議,轉而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作為一家專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治療的小分子藥物研發的生物制藥公司,和美藥業在銀屑病、白塞病和炎癥性腸病等領域的創新藥物開發中處于行業前沿。然而,公司目前尚無獲批商業銷售的產品,2023年和2024年分別實現其他收益405萬元、529.8萬元,但同期虧損額分別高達1.56億元、1.23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流出,2023年和2024年分別為-1.41億元、-9125.8萬元,資金壓力較大。此外,公司流動負債凈額在2025年3月末達到2545.8萬元,負債比率有所上升,財務狀況值得關注。
1
持續虧損,暫無獲批商業銷售的產品
天眼查顯示,和美藥業成立于2019年4月,公司致力于發現和開發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的小分子藥物,并在銀屑病(“Ps”)、白塞病(“BD”)和炎癥性腸病(“IBD”)和創新化學療法開發中處于行業前沿地位。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和美藥業已開發七個小分子候選藥物,針對具有高度未滿足需求的自身免疫和腫瘤疾病。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當中四種候選藥物處于II期、III期臨床試驗或NDA階段,適用于12種適應癥。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和美藥業有三款處于臨床前階段并正在進行I期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Hemay183和Hemay5087為廣譜抗腫瘤藥物。它主要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正在進行Hemay183和Hemay5087的臨床前研究。
2023年-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和美藥業實現其他收益分別約為405萬元、529.8萬元;同期,年內虧損分別約為1.56億元、1.23億元。
和美藥業目前并沒有獲批準商業銷售的產品,亦未自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益。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和美藥業目前尚無獲批商業銷售的產品,這在生物制藥領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因為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然而,持續虧損可能會對其市場競爭力產生一定的影響。
“從短期來看,在市場競爭中,其他擁有已上市產品并能產生穩定收入的企業可能會在市場份額爭奪等方面更具優勢。例如,在一些疾病治療領域,已有藥物獲批的公司通過產品的銷售和市場推廣,能夠快速占領市場,建立品牌認知度。”
“從長期來看,如果和美藥業不能盡快實現產品獲批上市,扭轉虧損局面,投資者和客戶可能會對其長期發展產生疑慮。對于投資者而言,長期虧損意味著公司的盈利能力尚未得到驗證,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增加。對于客戶(如醫療機構、患者等),他們可能會更傾向于選擇已經經過市場驗證的、有成功產品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
報告期內,公司絕大部分的虧損來自研發開支以及一般和行政開支。各期,研發開支分別為1.23億、9698.7萬,一般和行政開支分別為2793.6萬、3330.4萬。
和美藥業指出,2024年研發開支同比減少主要是由于(1)Mufemilast PsIII期試驗的臨床試驗費用因該產品進入NDA階段而有所減少;及(2)Hemay022III期臨床試驗期間,治療及安慰劑組的患者入組數量減少,導致臨床研究及服務費下降。
于往績記錄期間,臨床研究和服務費減少主要是由于與II期和III期臨床活動相關的費用減少。相較于2023年,于2024年III期臨床研究和服務費減少主要是由于Mufemilast用于Ps和推動Hemay022用于BC的III期臨床活動完成。同樣的,相較于2023年,于2024年II期臨床研究和服務費減少主要是由于Mufemilast用于AS的臨床活動完成以及用于AD和BD的開支減少。
在虧損持續的情況下,2023年-2024年,公司創辦人、董事長、總經理及執行董事張和勝酬金總計分別為995.6萬、1024萬,其中,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分別為828.1萬、830.4萬,基本薪資分別為91.4萬、120.1萬;陳英偉(張和勝的侄女婿,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酬金總計分別為177.7萬、177.5萬。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張和勝通過贛州和勝及贛州和毅(分別持有公司約21.29%及3.92%股份)合計控制約25.22%本公司投票權。其配偶郭雪梅通過香港和美控制約21.29%公司投票權。
因此,張和勝和郭雪梅夫婦合共控制約46.51%公司投票權,并連同贛州和勝、香港和美及其控股公司以及贛州和毅構成控股股東。
2
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流出,負債比率有所上升
各期末,和美藥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4571.7萬、1.50億。
和美藥業的現金主要用于為候選藥物的臨床研發提供資金。由于在往績記錄期間并無任何銷售收入,于2023年及2024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1億、-9125.8萬,主要是由于研發開支以及一般和行政開支所致。隨著管線取得進展和產品獲得監管批準,預計將產生經營性現金流入,從而改善現金流狀況。
于2024年,公司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為9125.8萬,該金額為公司的除所得稅前虧損1.23億(經就非現金和非經營項目作調整),主要為:(1)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1350萬;(2)定期存款利息收入400萬;(3)利息開支380萬;及(4)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1160萬。該金額因下列各項而進一步調整:(1)預付款項和其他應收款項減少330萬,主要由于增值稅退稅;(2)貿易應付款項和應付票據增加280萬;及(3)應計費用和其他應付款項減少60萬,主要是由于公司終止A股上市嘗試后專業服務費應付款項減少。
宋向清指出,持續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會對公司的資金周轉產生負面影響。現金流量是企業資金周轉的血液,經營現金流為負意味著公司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現金支出大于現金流入。和美藥業在新藥研發、臨床試驗、設備購置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并且沒有產品獲批銷售帶來的現金流入來平衡。
“這種狀況會增加公司的財務風險。企業需要依靠外部融資(如股權融資、債務融資等)來維持運營。隨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公司的償債壓力可能會加大,同時再融資的難度也可能增加。如果融資渠道不暢,公司可能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影響到研發項目的推進以及公司的正常運營。”
2023年-2024年、2025年前三月(未經審計),和美藥業的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5405.2萬、1.61億、1.15億;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9355.1萬、1.57億、1.41億。
2023年末,公司的流動負債凈額為3949.9萬,2024年末的流動資產凈值為445.8萬,2025年3月末的流動負債凈額達2545.8萬。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凈值為3949.9萬,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凈值為445.8萬。流動負債凈值狀況轉變為流動資產凈值狀況主要是由于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1.04億所致,而這主要由于融資活動而收到投資所得款項。截至2025年3月31日,由于2025年第一季度的凈虧損,流動負債凈額為2545.8萬。
各期,公司負債比率分別為14.5%、21.6%;流動比率分別為0.6倍、1.0倍。2024年資本負債比率同比增長,原因是流動借款增加導致債務總額增加超過資產總額增加。
宋向清指出,負債比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2023年-2024年負債比率從14.5%上升到21.6%,并且2025年3月末流動負債凈額達2545.8萬元。這意味著公司的負債在增加,相對于資產的比重也在提高。
“對于短期償債能力而言,流動負債的增加可能會使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下降。如果公司的流動資產不能及時變現來償還流動負債,可能會面臨短期償債危機。從長期來看,較高的負債比率會增加公司的財務杠桿,一旦公司經營環境惡化或者融資成本上升,公司的財務負擔會加重,償債能力會進一步受到考驗。”(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