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在6月24日宣稱以色列和伊朗將進行停火和談,這也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到底是誰率先提出了停火要求?而6月24日上午,我們得到最新消息,原來是以色列真的扛不住了,按照外媒6月24日爆料,6月23日,以色列罕見地主動提出停火請求,通過卡塔爾傳遞信息,與伊朗之間在卡塔爾進行相關的停火會談。那以色列為何要主動提出停火要求呢?
除了在中東地區異常猖狂的以色列,卻出人意料的對伊朗提出了停火要求以外,更讓人納悶的就是伊朗剛對美國在中東的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進行導彈打擊之后,美國竟罕見地保持克制,宣布“損失不大,不會報復”。顯然,以色列和美國這一系列反常舉動,徹底暴露他們的大秘密。原來以色列防空體系已現崩潰,美國對伊朗導彈能力也產生了嚴重誤判。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是宣稱世界防空導彈密度最高的區域,然而以色列防空神話已經破滅,伊朗導彈100%突防率震驚全球。據最新戰報,伊朗在6月22日的導彈襲擊中,對以色列關鍵能源設施的突防率竟達到100%。這意味著以色列的“鐵穹”和“箭-3”防空系統在實戰中完全失效。以色列防空體系徹底崩潰,伊朗采用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機誘餌戰術,讓以軍攔截彈庫存迅速耗盡。
以色列已經承受不了關鍵設施被伊朗精準打擊,伊朗導彈成功命中海法煉油廠(占以色列60%能源供應)、摩薩德總部、特拉維夫證交所等核心目標,導致以色列經濟幾近癱瘓。 同時,以色列的社會已經出現嚴重恐慌,300萬以色列民眾被迫躲入防空洞,部分城市斷水斷電,民眾對政府信心跌至谷底。對此,以色列不是“主動停火”,而是被迫停火——再打下去,國家基礎設施將徹底崩潰。
我們在看美國為何忍氣吞聲?6月23日,伊朗對美國駐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射14枚導彈(僅1枚命中但未造成重大損失),而美國的反應卻異常低調——“損失不大,不會報復”。對于全球霸主能夠發表這番態度,這也令全世界都異常驚訝。然而美軍防空神話同樣破滅,此前,美軍在中東部署的“愛國者”和“薩德”系統號稱能攔截90%導彈,但伊朗新型“泥石”導彈(14馬赫速度)讓美軍攔截系統形同虛設。
而且,美國不得不面臨一個是否與伊朗全面開戰的問題。若美軍直接介入,伊朗已鎖定中東10座美軍基地,并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會影響全球28%原油運輸,這將導致油價飆升至300美元/桶,全球經濟崩盤。同時,美國還面臨被卷入戰爭泥潭的風險,畢竟,美國不派出地面部隊入侵伊朗,就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因此,美國不是“寬容大度”,而是承受不起全面戰爭的經濟和軍事代價。
我們再看伊朗方面為何接受停火呢?首先,伊朗已完成戰略威懾目標。伊朗通過導彈襲擊證明,它有能力摧毀以色列關鍵設施,并威脅美軍基地,迫使美以低頭。其次,伊朗避免過度消耗。伊朗導彈庫存雖充足,但長期戰爭可能導致國內經濟崩潰,尤其是在哈梅內伊接班人敏感期。最后,伊朗要為國際形象加分。伊朗并未攻擊平民目標,而是精準打擊軍事設施,塑造“克制但強大”的形象,贏得部分國際同情。因此,伊朗不是“被迫妥協”,而是以勝利者姿態結束沖突。
對于當前的中東停火只是開始,中東格局已徹底改變。此次停火絕非真正的和平,而是新一輪博弈的開始。當下我們已經看到以色列的軍事神話破滅:未來若再戰,伊朗導彈將更致命,以色列必須徹底升級防空體系,否則國家生存將受威脅。 同時美國的中東霸權動搖。美軍基地不再安全,伊朗證明自己有能力讓美國付出慘痛代價,未來美伊談判將更具挑戰性。
而且伊朗地區影響力飆升,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等盟友將更加自信,中東“抵抗軸心”實力大增。 因此,以色列不是“認慫”,而是被打到不得不停火;美國不是“大度”,而是不敢承擔戰爭后果;伊朗不是“妥協”,而是以勝利者姿態結束戰斗。 因此這場沖突的最大贏家,毫無疑問是伊朗——它用導彈讓美以低頭,徹底改寫了中東軍事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