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卡片 關注 浪媽 ,每天送你一朵小浪花~
首發: 北國小甜瓜吖(ID: guameixiaotian)
我是瓜妹。
在異國他鄉,一場突如其來的暴力襲擊,
徹底打破了兩名中國女留學生的平靜生活。
公交車上被圍毆撕衣,
全車冷眼旁觀者無異于幫兇!
01
公交驚魂
6月13日下午,布里斯班市區的一輛公交車上,
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博洋(化名)和佳媛(化名)經歷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刻。
因車輛剎車不穩,佳媛不慎碰到一名本地青少年。
這本是無心之舉,卻成了暴力的導火索。
博洋回憶說:“下車后,他們立刻圍上來,說那個女孩懷孕了,要我們賠禮道歉。我們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就開始扔東西、動手打人。”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
他們扔的“東西”竟是一只活生生的壁虎。
02
圍毆撕衣
暴力迅速升級。
三四個男生拽住博洋的胳膊,試圖撕扯她的衣服。
但他們沒想到這次碰上了“硬茬”。
博洋曾是中國軍人,退役后赴澳進修。
她抓住一名白人女孩的頭發猛擊面部,
又用肘擊逼退靠近的施暴者。
對方顯然早有預謀:
一名男生死死抱住博洋的腰,
其他人則集中攻擊毫無防備的佳媛。
佳媛被拖拽至角落,頭發被拽掉一撮,內衣也被扯碎。
有道是"獨虎架不住群狼"。
博洋雖拼盡全力,無奈好友還是受到了傷害。?
最讓人心寒的是,整輛公交車的乘客無一人出手相助,甚至都無人報警。
博洋說:“不是沒人看到,是沒人愿意幫。”
直到施暴者離開,才有人姍姍來遲地問了一句:
“要不要報警?”
03
身心創傷
事發后,兩人忍痛前往醫院。
診斷結果顯示,她們均有嚴重軟組織挫傷。
佳媛的手肘、脖子和背部大面積腫脹,連睡覺都困難。
博洋哽咽道:“她原本是個很開朗的人,現在看到公交車就會不由自主的發抖”。
更讓她們崩潰的是,警方雖然受理了案件,
但她們仍需自費就醫,學業也被迫中斷。
而此事至今未見澳洲主流媒體大規模報道,仿佛一切從未發生。
04
華人留學生成暴力“靶子”
這起事件絕非個案。
近年來,澳洲針對華人留學生的暴力事件頻發:
2024年1月?:悉尼華人女留學生Lisa在公交車上被陌生男子猛擊頭部;
2023年4月?:阿德萊德一名中國女生在公交車上遭辱罵“Ching Chong”,并被飲料潑頭;
2024年5月?:悉尼一對華人夫婦在公園散步時,因用中文交談被8名青少年圍毆,孕婦妻子手部骨折;
同月,悉尼女孩Nancy在唐人街被扯掉假發并辱罵“滾出澳洲”。
這些案件共同特征明顯:
施暴者多為12-16歲青少年,
作案工具隨手可得(石塊、酒瓶甚至寵物蛇),
警方調查往往以“青少年情緒失控”草草結案。
昆士蘭州法律明確規定:
14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不承擔刑責,12歲以上惡性犯罪也按“教育矯正”處理。
2024年新州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89%的施暴者最終僅被判處社區服務或短期拘留。
施暴者家長在案件曝光后集體“消失”,
僅留下一封手寫信:“孩子不懂事,我們已經教育過。”
事件發酵后,一段對話在留學生社群瘋傳:
“為什么他們專挑亞洲面孔下手? ”
答案或許藏在澳洲的歷史基因里。
19世紀“白澳政策”雖已廢除,隱性歧視從未消失。
悉尼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坦言:
“政客將‘中國威脅論’編入教材,青少年從小被灌輸‘華人搶工作’的偏見。 ”
05
警方敷衍回應
6月16日,澳洲警方回應稱,已起訴3名涉事青少年,
但其余的人因年齡問題未被追究。
2024年新州通過的《青少年犯罪矯治法》被法學專家痛批為“縱容犯罪”。
一名15歲少年因校園槍擊案僅判三年,
11歲小偷連續作案30次仍被釋放。
有警察私下吐槽:
“抓了放,放了抓,我們成了他們的免費接送司機!”
如今,博洋和佳媛悲憤怒問:
“我們的傷、心理創傷,誰來負責?”
更令人憤怒的是,就在這起事件曝光的同時,
另一起惡性案件震驚全澳。
去年年底,4名青少年(最小的僅14歲)因輪奸一名17歲女孩長達6小時被起訴。
直到兩天前,這4名青少年才被指控出庭。
回看這4人當年的囂張程度,讓人不寒而栗。
他們不僅拍攝視頻炫耀,還開著受害者的車四處游蕩。
新州警方稱此案“殘忍到難以想象”,
可即便如此,類似事件仍在不斷發生著。
瓜言瓜語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已發布安全提醒,
呼吁在澳中國公民提高警惕,減少夜間外出,攜帶報警器。
陌生的城市還可以接受,
真正讓人心寒的,不只是拳頭,還有沉默的冷眼和無聲的忽視。
公交車上的暴力或許會被時間沖淡,
但受害者的心理創傷,永遠不會輕易痊愈。
縱觀各國法律,英國對10歲以上暴力犯罪者可判終身監禁,
美國加州允許16歲以上暴力犯轉入成人法庭。
唯獨澳洲,將“保護未成年人”異化為縱容犯罪的工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