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是一門
嚴謹、復雜的交叉學科”
在福州伊爾潔洗滌有限公司
技術經理蔡慶杯眼里
洗好衣服
不僅要掌握多學科復合知識
更要反復試驗來驗證化料的特性
這位僅有高中學歷的普通洗衣工
憑借自己的刻苦鉆研
成功蛻變為福建省C類人才
并榮獲
“福建省金牌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
省級、國家級榮譽
初入洗衣業 燙壞衣服
2003年
蔡慶杯高中畢業后便進入洗衣行業
在一家連鎖洗衣店工作的第一個月
他就“闖了禍”
“我怎么也燙不平麻制襯衫上的褶皺,于是提高了熨燙溫度,結果把襯衫燙破了洞。后來才知道,燙不平的褶皺原來是襯衫的設計。”
后來雖得到了客戶的諒解,但蔡慶杯也意識到洗衣行業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樣“門檻低”。
蔡慶杯發現,想洗好衣服,需要擁有化料反應、溫度控制、面料特性等復合知識體系的支撐。此后,他開始不斷鉆研洗衣門道。
拜師學藝 提升洗染技藝
在洗衣店積累八年工作經驗后
蔡慶杯加入福州伊爾潔洗滌有限公司
他遇到了該公司技術總監
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
全國聞名的洗染行業專家齊大同
有一次,一條因錯誤洗滌而失去靈動褶紋的百褶裙被送到公司。原本的裙褶是用機器進行壓制的,均勻又好看,手工熨燙很難達到相同的效果。
在眾人都決定放棄的時候,蔡慶杯提出要試一試。
“我上網尋找同行們如何處理百褶裙的裙褶,學習模仿了一種特殊的手工熨燙方法,花了三個小時復原了裙褶。”蔡慶杯說。
愿意鉆研嘗試、想法大膽、敢于質疑過去的經驗……齊大同從蔡慶杯身上看到可貴的品質,決定收他為徒。
“跟著齊老師學習
我接觸到了許多
前所未有的衣物處理新方法”
蔡慶杯回憶道
曾有一件清末江山萬代漳絨坎肩因串色、黃漬送修,考慮到是珍貴衣物,齊大同和許多業界專家一起對衣物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蔡慶杯不僅全程觀摩,更參與染色去除與熨燙實操。多種復合修復技藝的精妙運用,成為他洗染技藝進階的重要一課。
大膽嘗試 屢次獲獎
工作中
蔡慶杯總能用“非常規”方法
破解行業難題
在洗染領域,毛呢不能氯漂洗。因為毛呢屬于蛋白質纖維,害怕堿性和強氧化的化料。如果使用含氯漂白劑,會加速面料老化,導致發黃脆損,強度降低一拉就破洞。
蔡慶杯大膽調整氧化劑使用策略,開創性地采用“微量低溫氯漂”,用低濃度、短時間的漂白將污漬清洗干凈。
多年來
蔡慶杯在洗染行業的競技舞臺上屢創佳績
“對我而言
每一場比賽都是突破自我的試煉場”
蔡慶杯十分珍惜參加比賽的機會
蔡慶杯表示,兩年一次的全國洗染業職業技能競賽和福建省每年舉辦的洗染業職業技能競賽,是與全國、全省同行進行技術交流的好機會。
比賽后,參賽選手和業內前輩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痛點及最新的洗滌技術。思想的碰撞催生了許多創新靈感與方法,為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蔡慶杯說:
“未來,我愿意繼續扎根這片洗衣天地
用畢生所學為行業發展添磚加瓦
在洗染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之路上
永不停歇”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莫曉蘭 校對:王國棟 校審:余運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