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望喜倉頡通文化2025年06月25日 13:14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上一講:韓博士說《易經》10 |《屯》卦:困境盡頭,必有轉機韓博士說《易經》11 |《蒙》卦:啟蒙之道,養正為本,倉頡通文化,28分鐘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第十一講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本期是韓博士說《周易》系列的第十一講“蒙卦”。《周易·蒙卦》揭示啟蒙教育的核心智慧:教育不是強求,而是“童蒙主動求師”;首次提問需耐心解答,重復濫問則需拒絕,以維護教學莊重。卦象“山下出泉”象征蒙稚漸啟,君子當以“果行育德”為準則,以正道培育人格。王弼強調“蒙以養正,圣功也”,唯有在蒙昧階段培根固本,方能成就至善人生。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小編:韓博士,我們已經講完了上經的乾卦、坤卦和屯卦,請問今天我們要講什么呢?
韓博士:我們講完了乾卦、坤卦和屯卦,其實就是講的天、地以及萬物初生。今天我們講上經的第四卦《蒙》卦。蒙卦是怎樣表征的呢?蒙卦是:下坎上艮,象征“蒙稚”,是事物初生后的蒙昧幼稚的狀態。《序卦傳》:“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卦辭是這樣的: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意思是說:蒙卦象征蒙稚:亨通。并非我有求于幼童,來啟蒙,而是幼童需要啟蒙,來有求于我。初次祈問施以教誨,接二連三地濫問是瀆亂學務,瀆亂就不予施教。利于受持正固。亨,指事物蒙稚之時,若合理啟發,必致亨通。《周易集解》引干寶曰:“蒙,為物之稚也。施之于人,則童蒙也,茍得其運,雖蒙必亨,故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怎么解釋呢?我,指的是“啟蒙之師”,比喻九二;童蒙,比喻的是六五。這兩句說明啟蒙之事,是“學子”有求于“師”,并非“師”求“學子”。卦中六五下應九二,正合童蒙求我之相。童蒙是六五,我謂九二。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筮,原指用蓍草演卦占問,《禮記 曲禮上》:龜為卜,筴為筮shi.指以蓍草演卦占問。此處特指學子向蒙師問疑求決。瀆,亂也。這三句說明治蒙的規律。關于卦辭,王弼的注解是這樣的:筮shi者,決疑之物也。(樓宇烈教授校釋:筮shi,問也。即用蓍草占卦以問吉兇的一種方法)。童蒙(童,童子,小孩,蒙是蒙昧。孔穎達疏:蒙者,微昧暗弱之名)之來求我,欲決所惑也。決之不一,不知所從,則復惑也。故初筮則告,再三則瀆,瀆蒙也(再,次,第二次的意思。瀆,慢、褻瀆。此句的意思是:童蒙第一次問卜則告訴他,再次、三次地問卜則是不嚴肅的,這樣反而會使童蒙思想混亂)。能為初筮shi,其為二乎?(指的是九二爻,陽爻),以剛處中,能斷夫疑者也。利貞。此句總結卦辭,說明“治蒙”之道,利于守正。《周易正義》:貞,正也。言《蒙》之為義,利于養正。王弼注曰:蒙之所利,乃利正也。夫明莫若圣,昧莫若蒙,蒙以養正,乃圣功也(樓宇烈教授:此句意思是:圣人應當以蒙養正,而不應當顯露自己的智慧,即明。這才是所謂的圣功,否則即失其為圣之道矣。);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矣。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小編:韓博士,請問《彖傳》是怎么看《蒙》卦的呢?韓博士:《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這是什么意思呢?《彖傳》說:蒙稚,譬如高山下有險阻,遇險止步而彷徨不前,正如蒙稚的情狀。蒙稚而亨通,說明可以順沿亨通之道施行啟蒙而把握適中的時機。并非我有求于幼童來啟發蒙稚,而是幼童需要啟蒙有求于我,這樣雙方的志趣就能相應。初次祈問施以教誨,說明蒙師有陽剛氣質而行為適中;再次、三次濫問是瀆亂學務,瀆亂就不予施教,因為瀆亂了蒙稚啟迪的正常程序。蒙稚之年就應當培養純正的品質,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指的是上艮卦;險,指的是下坎卦。此以上下卦象解釋卦名“蒙”,《周易集解》引侯果曰:“艮為山,坎為險,是山下有險;險被山止,止則未通,蒙昧之象也。”王弼注曰:退則困險,進則閡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蒙卦是坎下艮上,坎是水,艮是山,因此說,退則困險,被水所困;進則閡山,被山所阻。適,是往的意思。)蒙亨,以亨行時中也。此謂九二處下卦坎卦之中,沿著亨通之道“治蒙”而能把握適中的時機,以解釋卦辭“蒙亨”之義。王弼注曰:時之所愿,惟愿亨也,以亨行之,得時中也。(樓宇烈教授:時,指處于蒙昧之時。中,正。)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指的是卦中二、五陰陽相應,猶如蒙師和學子志趣相投。二與五志相應也。王弼注曰:我,謂非童蒙者也。非童蒙者,即陽也。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諮于暗。故蒙之為義,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童蒙之來求我,志應故也。初筮告,以剛中也。指九二陽剛居中,比喻蒙師剛嚴有方,“初筮”必告。《周易集解》引崔憬曰“以二剛中,能發于蒙也。”王弼注曰:謂二也。二為眾陰之主也。(樓宇烈教授:二指九二,九二是蒙卦下卦坎卦中唯一的陽爻,同時又是六五所委任者,所以說是眾陰之主。)無剛失中,(樓宇烈教授:指如果沒有九二。九二陽爻為剛,位二為中。)何由得初筮之告乎?)再三瀆,瀆則不告。瀆亂了蒙稚的啟迪程序,則不告。《周易正義》:所以再三不告,恐瀆亂蒙者。蒙以養正,圣功也。圣功,也說“致圣之功”。此解釋卦辭“利貞”。《程傳》:“以純一未發之蒙而養其正,乃作圣之功也。”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小編:韓博士,請問《象傳》是怎么解析《蒙》卦的呢?韓博士:《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象傳》說:高山下流出泉水,象征漸漸啟發蒙稚;君子因此果斷決定自己的行動來培育美德。山下出泉,蒙。解釋《蒙》卦上艮為山、下坎為水之象。泉水流出山必漸漸匯成江河,正如“蒙稚”漸啟。《周易本義》說:泉,水之始出者,必行而有漸也。王弼注曰: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蒙卦是山上水下)君子以果行育德。果決其行,百折不撓。君子效法《蒙》卦“山下出泉”之象,果行不止,育德不懈。《周易會通》引真德秀曰:“泉之始出也,涓涓之微,壅于沙石,豈能遽達哉?惟其果決必行,雖險不避,故終能流而成川。”又曰:“君子觀《蒙》之象,果其行如水之必行,育其德如水之有本。”啟蒙發智需要堅毅的心志和長期的過程。王弼注曰:果(果斷)行者,初筮之義也;育德者,養正之功也。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小編:韓博士,讓我們來看看《蒙》卦的爻象吧!我們看看《象傳》怎樣解析《蒙》卦初六爻的呢?韓博士:《蒙》卦初六爻的爻辭是:“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初六,啟發蒙稚,利于樹立典范教育人,使人免犯罪惡。要是急于前往必有遺憾惋惜。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刑,即型,指以典型、法式教人;說,通脫;桎梏,木制刑具。這三句說的是初六處“蒙”之始,宜受啟蒙教育,才能端正品德,免犯罪惡,不至于身罹桎梏。《詩 大雅 思齊》篇曰“刑于寡妻”,刑為法,刑于型同。以往吝。,以是“而”,承連詞。轉折義。初六若是不專心受教發蒙,急于求進,必將往而有吝。王弼注曰:處蒙之初,二照其上,故蒙發也。(樓宇烈教授:照,明照、照耀;發,啟發、覺悟)。蒙發疑明,刑說當也。(說,借為解脫。當,恰當。)以往,吝,刑不可長。(孫星衍說:說文引作以往遴,行難也。刑不可長,意為刑法不可長用。)《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什么意思呢?《象傳》說:利于樹立典范教育人,是為了讓人遵照正確的法則。正法,以法為正。《尚氏學》:言以法則示人,俾童蒙有所則效,即釋“刑人”之義。初六陰爻最處卦下,蒙稚至甚,故亟待啟發。人蒙無知,若有蔽之者。人之蒙不自說(脫),待人說(脫)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未完待續……*本講座內容由韓望喜博士授權本號刊發*圖源網絡,如侵告刪*如需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易經#韓望喜#韓博士說易經#屯卦倉頡通文化,贊13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好 文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好玩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蒙》卦:啟蒙之道,養正為本
第十一講
本期是韓博士說《周易》系列的第十一講“蒙卦”。《周易·蒙卦》揭示啟蒙教育的核心智慧:教育不是強求,而是“童蒙主動求師”;首次提問需耐心解答,重復濫問則需拒絕,以維護教學莊重。卦象“山下出泉”象征蒙稚漸啟,君子當以“果行育德”為準則,以正道培育人格。王弼強調“蒙以養正,圣功也”,唯有在蒙昧階段培根固本,方能成就至善人生。
小編:韓博士,我們已經講完了上經的乾卦、坤卦和屯卦,請問今天我們要講什么呢?
韓博士:我們講完了乾卦、坤卦和屯卦,其實就是講的天、地以及萬物初生。今天我們講上經的第四卦《蒙》卦。
蒙卦是怎樣表征的呢?蒙卦是:下坎上艮,象征“蒙稚”,是事物初生后的蒙昧幼稚的狀態。《序卦傳》:“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卦辭是這樣的: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意思是說:蒙卦象征蒙稚:亨通。并非我有求于幼童,來啟蒙,而是幼童需要啟蒙,來有求于我。初次祈問施以教誨,接二連三地濫問是瀆亂學務,瀆亂就不予施教。利于受持正固。
亨,指事物蒙稚之時,若合理啟發,必致亨通。《周易集解》引干寶曰:“蒙,為物之稚也。施之于人,則童蒙也,茍得其運,雖蒙必亨,故曰: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怎么解釋呢?我,指的是“啟蒙之師”,比喻九二;童蒙,比喻的是六五。這兩句說明啟蒙之事,是“學子”有求于“師”,并非“師”求“學子”。卦中六五下應九二,正合童蒙求我之相。童蒙是六五,我謂九二。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筮,原指用蓍草演卦占問,《禮記 曲禮上》:龜為卜,筴為筮shi.指以蓍草演卦占問。此處特指學子向蒙師問疑求決。瀆,亂也。這三句說明治蒙的規律。
關于卦辭,王弼的注解是這樣的:筮shi者,決疑之物也。(樓宇烈教授校釋:筮shi,問也。即用蓍草占卦以問吉兇的一種方法)。童蒙(童,童子,小孩,蒙是蒙昧。孔穎達疏:蒙者,微昧暗弱之名)之來求我,欲決所惑也。決之不一,不知所從,則復惑也。故初筮則告,再三則瀆,瀆蒙也(再,次,第二次的意思。瀆,慢、褻瀆。此句的意思是:童蒙第一次問卜則告訴他,再次、三次地問卜則是不嚴肅的,這樣反而會使童蒙思想混亂)。能為初筮shi,其為二乎?(指的是九二爻,陽爻),以剛處中,能斷夫疑者也。
利貞。此句總結卦辭,說明“治蒙”之道,利于守正。《周易正義》:貞,正也。言《蒙》之為義,利于養正。
王弼注曰:蒙之所利,乃利正也。夫明莫若圣,昧莫若蒙,蒙以養正,乃圣功也(樓宇烈教授:此句意思是:圣人應當以蒙養正,而不應當顯露自己的智慧,即明。這才是所謂的圣功,否則即失其為圣之道矣。);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矣。
小編:韓博士,請問《彖傳》是怎么看《蒙》卦的呢?
韓博士:《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圣功也。
這是什么意思呢?《彖傳》說:蒙稚,譬如高山下有險阻,遇險止步而彷徨不前,正如蒙稚的情狀。蒙稚而亨通,說明可以順沿亨通之道施行啟蒙而把握適中的時機。并非我有求于幼童來啟發蒙稚,而是幼童需要啟蒙有求于我,這樣雙方的志趣就能相應。初次祈問施以教誨,說明蒙師有陽剛氣質而行為適中;再次、三次濫問是瀆亂學務,瀆亂就不予施教,因為瀆亂了蒙稚啟迪的正常程序。蒙稚之年就應當培養純正的品質,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指的是上艮卦;險,指的是下坎卦。此以上下卦象解釋卦名“蒙”,《周易集解》引侯果曰:“艮為山,坎為險,是山下有險;險被山止,止則未通,蒙昧之象也。”
王弼注曰:退則困險,進則閡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蒙卦是坎下艮上,坎是水,艮是山,因此說,退則困險,被水所困;進則閡山,被山所阻。適,是往的意思。)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此謂九二處下卦坎卦之中,沿著亨通之道“治蒙”而能把握適中的時機,以解釋卦辭“蒙亨”之義。
王弼注曰:時之所愿,惟愿亨也,以亨行之,得時中也。(樓宇烈教授:時,指處于蒙昧之時。中,正。)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指的是卦中二、五陰陽相應,猶如蒙師和學子志趣相投。二與五志相應也。
王弼注曰:我,謂非童蒙者也。非童蒙者,即陽也。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暗者求明,明者不諮于暗。故蒙之為義,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童蒙之來求我,志應故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指九二陽剛居中,比喻蒙師剛嚴有方,“初筮”必告。《周易集解》引崔憬曰“以二剛中,能發于蒙也。”王弼注曰:謂二也。二為眾陰之主也。(樓宇烈教授:二指九二,九二是蒙卦下卦坎卦中唯一的陽爻,同時又是六五所委任者,所以說是眾陰之主。)無剛失中,(樓宇烈教授:指如果沒有九二。九二陽爻為剛,位二為中。)何由得初筮之告乎?)
再三瀆,瀆則不告。瀆亂了蒙稚的啟迪程序,則不告。《周易正義》:所以再三不告,恐瀆亂蒙者。
蒙以養正,圣功也。圣功,也說“致圣之功”。此解釋卦辭“利貞”。《程傳》:“以純一未發之蒙而養其正,乃作圣之功也。”
小編:韓博士,請問《象傳》是怎么解析《蒙》卦的呢?
韓博士:《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傳》說:高山下流出泉水,象征漸漸啟發蒙稚;君子因此果斷決定自己的行動來培育美德。
山下出泉,蒙。解釋《蒙》卦上艮為山、下坎為水之象。泉水流出山必漸漸匯成江河,正如“蒙稚”漸啟。《周易本義》說:泉,水之始出者,必行而有漸也。
王弼注曰: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蒙卦是山上水下)
君子以果行育德。果決其行,百折不撓。君子效法《蒙》卦“山下出泉”之象,果行不止,育德不懈。《周易會通》引真德秀曰:“泉之始出也,涓涓之微,壅于沙石,豈能遽達哉?惟其果決必行,雖險不避,故終能流而成川。”又曰:“君子觀《蒙》之象,果其行如水之必行,育其德如水之有本。”啟蒙發智需要堅毅的心志和長期的過程。
王弼注曰:果(果斷)行者,初筮之義也;育德者,養正之功也。
小編:韓博士,讓我們來看看《蒙》卦的爻象吧!我們看看《象傳》怎樣解析《蒙》卦初六爻的呢?
韓博士:《蒙》卦初六爻的爻辭是:“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
初六,啟發蒙稚,利于樹立典范教育人,使人免犯罪惡。要是急于前往必有遺憾惋惜。
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刑,即型,指以典型、法式教人;說,通脫;桎梏,木制刑具。這三句說的是初六處“蒙”之始,宜受啟蒙教育,才能端正品德,免犯罪惡,不至于身罹桎梏。《詩 大雅 思齊》篇曰“刑于寡妻”,刑為法,刑于型同。
以往吝。,以是“而”,承連詞。轉折義。初六若是不專心受教發蒙,急于求進,必將往而有吝。
王弼注曰:處蒙之初,二照其上,故蒙發也。(樓宇烈教授:照,明照、照耀;發,啟發、覺悟)。蒙發疑明,刑說當也。(說,借為解脫。當,恰當。)以往,吝,刑不可長。(孫星衍說:說文引作以往遴,行難也。刑不可長,意為刑法不可長用。)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什么意思呢?《象傳》說:利于樹立典范教育人,是為了讓人遵照正確的法則。正法,以法為正。《尚氏學》:言以法則示人,俾童蒙有所則效,即釋“刑人”之義。
初六陰爻最處卦下,蒙稚至甚,故亟待啟發。人蒙無知,若有蔽之者。人之蒙不自說(脫),待人說(脫)之。
未完待續……
*本講座內容由韓望喜博士授權本號刊發
*圖源網絡,如侵告刪
*如需轉載,請后臺回復“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