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央視新聞轉發了急診科醫生巍子的科普,這次科普講到了一個小女孩因為吃了一碗涼拌木耳中毒昏迷送到醫院,醫生說無藥可救,只能給孩子置換血漿,整整換了4次,才能把體內的毒素慢慢的消除,而對女孩的身體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為什么簡簡單單的一碗涼拌木耳卻造成這么嚴重的后果?這個悲劇的前因后果也給家長拉響警鐘,在孩子發病前三天媽媽泡發了干木耳,泡發的木耳她就放到外面陽臺上,可能眼睛沒有看到這個木耳,所以她就把木耳給忘記了。
兩天之后才發現這個木耳在這里忘記煮了,媽媽用鼻子聞一聞好像也沒有任何異味,應該是還可以吃的,于是就把這個泡發的木耳用水焯一焯,就覺得萬一是有什么味道焯一焯也沒事了,就涼拌給孩子吃。
家里面有兩個孩子,7歲的姐姐和比姐姐小一點的弟弟,姐姐特別喜歡吃這些爽脆的東西,所以媽媽弄了一盤涼拌木耳,她吃了一口又一口,而弟弟不是很愛吃,看到姐姐吃得很香,自己也跟著吃了幾口,但沒有姐姐吃得多,媽媽就想就涼拌的時候嘗一嘗味道,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這么喜歡吃,她也就沒怎么吃這盤涼拌木耳了,而是吃的其他的菜。
02
當天晚上還玩得好好的,媽媽也沒有覺察到危險已經在悄悄的靠近了他們這個家庭,第2天晚上的時候,7歲的姐姐首先就大口大口的吐,媽媽還以為是著涼了,開始還不太當那么回事,但是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吐得越來越嚴重,而且弟弟也開始吐了。最重要的是姐姐吐的太厲害了,整個人都精神了,好像是已經脫水了,說話都沒有力氣了。
媽媽趕緊叫了親戚把他們三個人送到了醫院,結果送到醫院之后7歲的小女孩就已經陷入了昏迷狀態,醫生馬上給他們化驗,檢查發現肝功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指標超過正常值的幾百倍,就可以判斷是食物中毒。
趕緊詢問媽媽給孩子吃的什么東西,媽媽就想到昨晚上吃了一盤涼拌木耳,有經驗的醫生繼續追問才發現這盤木耳可是泡了兩天時間,腦海中就浮現一個名詞“米酵菌酸”,最終給孩子進行化驗確實是米酵菌酸中毒。
而醫生們看到這個檢查結果也是非常的緊張,因為米酵菌酸是一種強烈的細胞毒素,可以抑制線粒體的功能,導致肝腎心臟這些器官的衰竭。它的潛伏期是1~72個小時,像這個小女孩家的潛伏期大概率是24個小時左右,所以是晚上沒有事,第2天晚上才出現嚴重的嘔吐,肚子疼,腹瀉的癥狀。
沒辦法,沒藥可救那也不能不救,只能給孩子換血漿,7歲的小女孩整整換了4次血漿,情況才有所好轉。
米酵菌酸中毒還不止這個小女孩出現,轟動一時的2020年黑龍江酸湯子中毒,就是一家9口人吃那些自己做的酸湯子,全部中毒,9人死亡。
所以這個7歲的小女孩其實還算得上是幸運的,畢竟搶救及時,而且更換了血漿之后命是保住了。
作為家長或者任何的一個人,我們一天三餐都是要吃飯的,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幾類食物
第1類:發酵的谷類食物
什么酸湯子,豆渣子,發酵的米粉之類的,或者說什么甜酒,這種發酵類的,如果是在潮濕的環境放得太久就容易被污染,可能會產生米酵菌酸。
第2類:那些干貨泡發過久
比如木耳,紅薯粉,粉條,泡發超過兩天就千萬不要吃了。
第3類:一些淀粉類的發酵食物
糯米甜酒釀,米發糕,馬鈴薯粉條,這些也要注意,發酵的時候如果環境太差,儲存的溫度太高的話,也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
第4類:一些變質的水果
比如說有一些家庭會在夏天給孩子榨果汁,但是榨的果汁一定要兩個小時喝完,如果放了一天甚至放到第2天,這些水果就變質了。
還有隔夜的水果沙拉,也很容易會產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一旦中毒無藥可救,而且致死率非常的高,高達40%~100%,一定要注意防控。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