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6年3月17日上午,戴笠所乘坐的C47—222號軍用專機冒雨從青島滄口機場起飛,朝著南京而去。
當天南京的天氣比青島還要糟糕,明故宮機場上空烏云密布、雷電交加,飛機完全無法降落。
無奈飛行員只能轉飛上海。
但相距不過300公里的上海也遭遇了極端天氣,不適合飛機降落。
面對這種情況,飛行員只能調轉機頭,朝著350公里之外的徐州飛去,準備在那里進行迫降。
結果飛機鉆進云層后,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戴笠的疑似失蹤讓蔣介石坐立不安,心事重重。
他一邊命令空軍不惜一切代價尋找C47—222號軍機的下落,一邊又讓毛人鳳安排人進入解放軍排查。
3月18日,軍統(tǒng)局南京辦事處主任劉啟瑞傳回消息,說在南京西郊的岱山發(fā)現(xiàn)了C47—222號軍機的殘骸,機上的人員已全部遇難。
軍統(tǒng)最大的特務頭子莫名其妙的死于飛機失事,按說國民黨政府應該展開嚴查,看看里面是不是存在什么貓膩。
但沒想到國民黨政府對戴笠之死諱莫如深,草草就結案了,根本沒有深究其中的原因。
國民黨方面違背常理的舉動引來了無數(shù)的猜測,有關戴笠的真實死因一時間眾說紛紜。
二、
戴笠死后不久,民間便傳出了“戴笠撞岱山,雨農(nóng)死雨中”的說法。
在當時有不少善良的老百姓都相信這個說法,因為戴笠字雨農(nóng),而他撞機的岱山又名“困雨溝”。
惡貫滿盈的特務頭子死在這么一個宿命感十足的地方,完美契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觀念。
但上層人士并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戴笠很可能死于三個人的謀殺。
這第一個可能謀殺戴笠的就是他的頂頭上司蔣介石。
自從1928年跟了蔣介石之后,戴笠就一直都在從事情報工作。
在蔣介石的支持下,戴笠成為了軍統(tǒng)一把手,手底下管著十來萬經(jīng)過正規(guī)訓練的特務。
這些特務裝備有清一色的美式槍械,紀律嚴明,平時只聽戴笠一個人的調遣。
實力的膨脹讓戴笠漸漸不滿足只當一個干臟活累活的“打手”,于是他開始謀劃警政部長、海軍司令的位置。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戴笠不惜借用美國人的助力給蔣介石施壓。
一看這個自己一手養(yǎng)大的“惡狗”想要反噬主人,地痞出身的蔣介石又是驚恐,又是憤怒。
于是有人就說,老蔣提前發(fā)難,讓人在飛機上動了手腳,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戴笠送去了閻王殿。
第二個可能謀殺戴笠的人是蔣委員長的妻子宋美齡。
戴笠雖然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宋美齡對他一直都沒有好感。
這一切都是因為在蔣介石的指示下,戴笠曾兩次想要謀殺宋美齡的親姐宋慶齡。
第一次發(fā)生在1933年,當時宋慶齡與蔡元培、楊杏佛等人成立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zhàn)、團結御侮。
作為中山先生的遺孀,宋慶齡在國民黨內的地位是很超然的,蔣介石認為她的反對給自己制造了很大的麻煩。
為了一勞永逸,蔣介石命令戴笠派人刺殺宋慶齡。
戴笠制定了好幾套刺殺方案,但結果還不等他安排人行動,此事就被宋美齡知道了。
在宋美齡的干預下,刺殺事件無疾而終。
1942年的時候,宋慶齡在上海發(fā)表了一篇《團結抗戰(zhàn)》的演講,這再一次讓蔣介石感到了不安。
于是他找來戴笠,將一條的密令交到了戴笠的手中。
吃了一次虧的戴笠不敢輕舉妄動,在他的背后操縱下,這件事情很快就又傳到了宋美齡的耳朵中。
宋美齡因此和蔣介石大吵了一架,并記恨上了戴笠。
從1935年就擔任國民黨航空建設委員會委員長的宋美齡在空軍當中威望很高,她想要在戴笠的專機上做點手腳易如反掌。
第三個有謀殺戴笠嫌疑的人是軍統(tǒng)北平站站長馬漢三。
馬漢三出身復雜,在投靠戴笠之前,他既在馮玉祥的西北軍當中干過,又做過共產(chǎn)黨員宣俠父的文書。
加入軍統(tǒng)后,因為能說會道,手腕狠辣,馬漢三很快就得到了戴笠的賞識,被安排到北平擔任站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馬漢三曾落入過小鬼子手中,至此便一直和小鬼子不清不楚。
1945年小鬼子投降后,馬漢三膽大包天的收受了日本間諜川島芳子的賄賂,把她的名字從漢奸名單上移除。
察覺到不對的戴笠立即就讓人秘密調查馬漢三,準備拿到證據(jù)再一起算總賬。
戴笠這邊剛一動,馬漢三就知道了他的目的。
為了活命,馬漢三讓自己美艷的機要秘書劉玉珠找機會接近了色中餓鬼戴笠,然后很可能趁其不備,把一顆定時炸彈安裝在了飛機上。
調查此事的國民黨軍統(tǒng)少將沈醉也認定馬漢三有重大嫌疑。
1948年保密局向蔣介石呈送了一份絕密文件,詳細講述了馬漢三的作案動機和作案細節(jié)。
不久馬漢三被保密局逮捕,并于9月的時候以"貪污叛變"罪名處決。
盡管保密局聲稱馬漢三被捕后交代了定時炸彈來源及安裝細節(jié),但很多人都覺得這其中疑點重重。
馬漢三之后也曾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十分肯定的表示馬漢三沒有謀殺戴笠,這一切都是欲加之罪。
那么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戴笠專機幸存飛行員是怎么說的。
三、
1945年冬,原屬于“空軍空運隊”的飛行骨干趙新接到調令,成為了軍統(tǒng)負責人戴笠的專機飛行員。
從這以后,戴笠只要出行,駕駛飛機的人肯定非趙新莫屬。
1946年3月15日下午,機場方面通知趙新,讓他做好準備,戴老板要在3月16日上午8時出行,飛機由他和另一名飛行員馮俊忠駕駛。
1946年3月16日下午,我照例去值班室看任務派遣牌,看到牌上寫著飛機“222號專機起飛時間:3月16日上午8時;航線:北平——天津——南京——上海;飛行員:趙新、馮俊忠”。
要求3月16日早7時前做完飛行準備。
——華清·《馬漢三與“戴笠墜機”事件·文史精華》引文于趙新·《戴笠摔死真相》
趙新是一個做事一絲不茍的人,3月16日上午天剛亮,他就來到了機場,仔仔細細的把飛機檢查了兩遍。
確實飛機沒有問題后,趙新在飛行記錄簿上認真的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并進入了駕駛艙。
上午7點55分,就在趙新準備啟動飛機發(fā)動機時,一輛吉普車突然飛馳而來,停在了飛機的側前方。
“按照上級指示,此次飛行將由我來替你完成,請你服從命令完成交接。”
來人說著把一張手令遞到了趙新的面前。
趙新狠狠瞪了一眼這個叫張遠仁的航校第18期畢業(yè)生,不滿的站到一邊,就這么看著C47—222號專機在自己面前越飛越遠。
飛機離開后上級也沒有給趙新什么靠譜的解釋,而是讓他稍安勿躁,過幾天再說。
官大一級壓死人,雖然趙新對這個安排很不滿意,但最終也只能憋屈的接受現(xiàn)實。
時間一晃來到了3月18日,這天趙新正在值班室無聊的翻著飛行日記,忽然就聽到了戴笠墜機的消息。
直到這時趙新才猛然想起來,替換自己的新飛行員張遠仁和馮俊忠都是國內航校畢業(yè)的學員,沒有接觸過先進的飛行培訓。
對這架美式C47飛機上的無線電、無線定位電子羅盤等最新的儀器都不了解。
遇上陽光明媚的晴朗天氣還好說,一旦出現(xiàn)極端的天氣,他們肯定無法及時準確的進行處理。
趙新相信自己掌握的這些信息機場的負責人肯定也清楚。
既然如此,那么上級為什么要讓一個空有理論的毛頭小子換掉趙新這個經(jīng)驗豐富的王牌飛行員呢?
察覺到這一點的趙新驚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繼續(xù)往下想了。
沒過多久機場負責人找到趙新,說之所以讓張遠仁替換趙新,是因為他想讓張遠仁到上海去趟趟路子,好方便以后做點掙錢的小生意。
趙新非常了解自己的上級,打死他也不相信這個老奸巨猾的墻頭草敢在戴笠的專機上搞走私。
既然如此,他為什么要編這么一出漏洞百出的謊言呢?
更加讓趙新感到不解的是,戴笠的專機出事后,沒有任何人追究機場方面的失誤,就好像飛行員被替換這件事完全沒有發(fā)生過。
1997年,趙新在《縱橫》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表示當時戴笠乘坐的飛機肯定沒有問題,因為他在飛機起飛前做過詳細檢查。
在趙新看來,飛機失事的主要原因是兩個飛行員經(jīng)驗太少,無法應付當時復雜的天氣才導致了飛機墜毀。
他在文中還提到,墜機事件發(fā)生以后,他們所有人都被警告不允許私下討論此事。而至于真正的原因,當時壓根就不讓講。趙新表示:
特務頭子戴笠乘坐的222號專機失事,是國民黨空軍史上的一件丑聞,這種事在舊社會是不可能披露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的真相早已被歷史的塵埃所掩蓋,這導致戴笠之死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
但話說回來,不管戴笠是被誰弄死的,這個人都算做了一件好事。
因為戴笠死后國民黨最大的特務組織軍統(tǒng)就四分五裂了,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威風。
這對中國革命可是一件大大的幸事。
參考文獻:
《民國上海大空難 ——以1946年圣誕之夜三民航機失事為焦點的考察》——張犇·上海社會科學院
《馬漢三與“戴笠墜機”事件》——華清·文史精華 . 2009 (10)
《戴笠摔死真相》——趙新·航空史研究 . 1999 (02)(原載于《縱橫》1997年第4期)
《戴笠施“美男計”欲收買宋慶齡貼身保姆》——中國新聞網(wǎng)·2009年3月18日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保密與保護的故事》——上觀新聞·2020-09-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