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作為周朝開國首席功臣,為何后代卻被周王烹死?
每當我發現自己年華虛度,卻仍然未成大業之時,姜子牙就成了我心靈的慰藉。
畢竟這個活躍在《封神演義》中的千古第一奇人,出山之時就已經七十二歲了。
而在當時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時代,他的年齡比他的功業還要讓人驚嘆。
“大器晚成”這四個字仿佛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出山之后,這個“奇人”憑借自己超凡的政治才能先后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兩代君主,并成功討伐紂王,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周王朝建立后,姜子牙因為功勛卓著,首封齊國。
在治理齊國期間,姜子牙展現出了他超越常人的治理能力。
“因其俗,簡其禮,通商之工業”,讓齊國迅速穩定,并為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后面幾任國君的努力下,齊國國力蒸蒸日上。
五代國君姜不辰時期,齊國已經有了“東方大國”的勢頭。
當然,在此期間其他諸侯國也都有自己各自的機遇,并慢慢發展了起來。
與之相對的周王朝卻因為發展不利,慢慢走上了下坡路。
歷經周武王勵精圖治以及“成康之治”后,周王朝國力日漸衰弱。
到了共王、穆王時期,周王朝就有被其他諸侯國超過的勢頭。
周夷王時期,日漸衰弱的周王室更是受到了其他強大諸侯國的輕視,他們紛紛拒絕朝見,并減少貢品,讓周夷王十分惱火。
不僅如此,諸侯之間的“禮樂征伐”也不再通知周夷王,周夷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實亡。
強大起來的諸侯國甚至還打起了老大哥周王朝的主意,不斷侵占周王室的田產。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齊國,由于距離過于遙遠所以并沒有侵占周王朝田產的意圖。
不過由于年代久遠,齊國也與周王朝日益貌合神離,之前“兄友弟恭”的革命友誼更是成為了過去式。
雖然早有許多諸侯國與周王朝貌合神離,但對于周夷王的繼位大典,他們還是十分愿意給面子。
當然,沒有人愿意當出頭鳥。
可今天我們的另一個主角姜不辰偏偏不信邪,他不僅連續兩年不向周天子進貢,而且連周夷王的繼位大典也不來捧場。
畢竟此次繼位大典遠在千里之外的蜀國都派來了使者,表達了衷心的祝賀。
惱怒萬分的周夷王于是決定“殺雞儆猴”,以姜不辰的“命”換來自己的權威。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齊國,姜不辰的異母胞弟對他的王位早就心生覬覦,因此便在暗中拉攏已經崛起的紀國煬侯,想要臨朝篡位。
在繼位大典中,周夷王知曉了煬侯與姜靜的秘密,當即大喜過望,立刻表示愿意與煬侯聯合,誅殺姜不辰。
周夷王即位第三年,他假借生病的名義,將姜不辰騙到了周王朝國都。
等到眾人齊聚,推杯換盞之后,周夷王立刻亮出了自己血淋淋的屠刀,命令手下將大鼎抬到殿內,倒滿清水,并以烈火煮沸。
就當大家都一頭霧水的時候,周夷王突然下令將姜不辰扔進鍋中,并活活烹死。
這一變故讓在場眾人嚇了一跳,大家紛紛面面相覷,不知道周王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在做完這一切后,周夷王卻十分淡然,他宣布姜靜為新一任齊國國君——齊獻公。
最后,只有姜不辰受傷的世界誕生了。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戰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
本文為一點兒歷史事作者手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