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裝修,人們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無論臥室多大,都習慣性選擇放一張雙人床。
可這樣做,一布置完才發現實在太擠了。
當下,新式床的出現,導致雙人床逐漸落伍了,去他的“臥室標配”,去他的“越大越好”。
這些新式床設計巧妙,既省錢又美觀,實用性更是拉滿,一個臥室能當兩個用,滿足你對空間的所有想象。
01
雙人床為什么涼了?
本來大家都覺得床越大睡得越舒適,從常理推斷是這樣的,大床鋪確實能讓人有更自由的舒展空間,可是,很多原因導致大家不得不放棄它。
1)占地方,小戶型更是擠成沙丁魚罐頭
很多人主臥室常見的是2米×1.8米規格的大床,往臥室一放就占去大半空間,即便選1.5米床,搭配床頭柜、衣柜后,10平米左右的臥室也顯得擁擠局促。
而且雙人床功能單一,白白浪費有限空間。就像網友@芋泥破冰 抱怨的那樣,他家臥室擺了1.5米雙人床后,整個房間都被填滿,幾乎沒了落腳地,走路得側身,太壓抑了!
2)居住需求的變化,被淘汰了
現代人的臥室正經歷著深刻變革,臥室不再只用來睡覺,白天辦公,晚上健身,周末看電影,需要多功能于一體。
而傳統的雙人床,一張笨重大床橫在中央,龐大的床體占據臥室核心位置,其他功能無法施展,仿佛這屋子生來只為躺平,難以滿足臥室多元化的需求。
家是活的,床憑啥不能變?
3)夫妻分床睡,互不打擾,真香
當下,人們睡眠觀念也已改變,分床睡越來越流行。
不少夫妻作息不同,一人熬夜工作、鍵盤聲不斷,另一人容易被吵醒。
或者兩人中有人打呼嚕、搶被子,兩人睡在一起,反而影響睡眠質量。
一張大床綁不住兩顆想自由的心。
其實分床也可以不分情,各睡各的踏實覺,醒來照樣膩歪,這或許就是現代聰明夫妻的生存智慧吧。
4)清潔難題,想想就頭大
臥室的日常打理,雙人床也讓人頭疼。
尤其是1.8或2米的大床,尺寸寬大,光是更換一次床單、被套,就費老勁了。
雙人床的床墊又厚又重,要定期清潔表面污漬,有些還要定期翻轉以保持床墊不會睡塌陷,都需要費很大力氣。
雙人床的這些缺點,讓大家逐漸意識到,雙人床的固有模式束縛雞肋,還不如采用更靈活的臥室設計方案。
02
新式床成為救星
新式床小巧靈活,能打破空間限制,不僅能滿足睡眠需求,還能實現空間的多功能利用。
1)推拉沙發床
推拉床,簡直打開了新世界!
網友 @六月李 忍不住感慨:發明抽拉床的人簡直是家居界的諸葛亮!我家客房以前塞下 1.5 米的床和衣柜后,像個倉庫,都不想踏入一步。
自從換上抽拉床真的神了,平時不用就可以推進去變成90cm的單人沙發床。
拉開是1.6×2.0的實木床架搭配可折疊床墊,變成一張大床。
真的可以在小床和大床之間隨意切換,可解決家里房間小的問題。
所以,像這樣一個幾平米上10平米的房間,重新布置后,房間既可以是書房,也可以是臥室,空間寬敞,晚上好睡。
2)墨菲床
在房價高企的城市中,小戶型家庭,墨菲床就是救星。
它本質是折疊床,固定在墻上,用的時候拉下來當床,不用時收起來,瞬間釋放大量空間。
墨菲床最大的優點就是靈活多變。比如家里有間次臥裝了墨菲床,平時收起來,房間能當書房或辦公區,親戚朋友來留宿,拉下墨菲床,馬上就能當客房。
網友@小紅黍 就說,裝了墨菲床后,小臥室既可以給孩子當書房,來客人時也有地方住,空間寬敞又實用。 相比傳統的床,墨菲床打破了空間局限,讓小臥室能變身瑜伽房、書房、兒童玩耍區,確實值得入手。
3)抽拉折疊床
超小戶型或多功能房間,抽拉折疊床最好用,不管是書房兼客臥,還是客廳臨時當臥室,它都能勝任,不用時收起,房間馬上變回原本功能。
在柜體下方設置一個位置放置,收起來與柜體融為一體,它比墨菲床的空間利用率更高,更省空間,靈活性更強。
是小戶型的終極法寶,榨干每一寸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