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才剛進行完倫敦談判,中美貿易大有重新向好的趨勢,特朗普又搞起了“小花活”,直接對華部分企業最高加征1157%的關稅。
說真的,美國一直“吹牛”的中國恢復稀土供應壓根還沒落位,難不成如今美方就已經不打算要軍用稀土了?
這時候,美財長貝森特直接放風,最快三周后兩國還要再談。但能否談成?可就不一定了……
中美貿易爭端這事可謂是一波三折。
從一開始的特朗普瘋狂加稅到145%,迎來了中國對等關稅和“稀土管制”的強力反擊。
直到不久前,美軍工企業和科技企業“庫存”告急,才讓特朗普不得不放下他所謂的“交易藝術”開始服軟。
一通電話打往中國,從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到喜見中國發展好話說盡,英國談判美方三員大將更是直接表示:
最近給中國搞的限制,咱都可以撤銷。
隨著不久前中方坦然公布談判結果,這事也算是迎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轉機。
美國承諾取消關稅來延續日內瓦談判的成功,中國也同意跟美國推進常態化對話框架。
偏偏就在這時候,特朗普這老家伙又開始搞事情了,針對中國的少量產品美方再度推出了新的關稅政策。
就在這兩天,美國商務部發布了一則公告,表示對華6大類商品“調查”或者“直接加稅”,其中兩家被點名的中國企業,如果疊加反補貼關稅,更是能夠達到1157.53%。
當然,此次“下黑手”延續了特朗普一貫的“雷聲大雨點小”作風,看起來很邪乎的數字實則對中國影響沒那么大。
因為這幾大類產品主要集中在熔渣桶(294.43%反傾銷稅)、硬木膠合板(反傾銷稅高達504.07%)這些多少有點“偏門”的產品之上,
其中加稅最狠的則是來自中國的“三蹦子”——低速個人交通工具上。
很多人不理解,老特這到底是在干什么?難不成中國還沒將他“打怕”?而且前一陣他還在說和中國處的很好啊?
在倫敦會談后,其實特朗普已經高調在社交媒體開始邀功:
號稱中美已經達成協議,大家心心念的磁鐵和稀土,中方都能優先供應,作為回報我也同意了中國留學生使用美國大學資源。
且不論留學生這個美國忽然嚴查,又拿來當做對華談判籌碼的事,單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特朗普對于中國稀土和磁鐵的重要性還是有清晰認知的。
怎么現在他又不怕中國再次“卡脖子”而重新發動關稅了呢?其實不得不說,老特確實“有難處”。
要知道,美國政府內部一直有很多種不同聲音,都別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常年恩怨”,即便是同一黨派都分成不同的派系。
所以“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成了常態。
3月份,就有馬斯克代表政府效率部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白宮會議上大吵的消息傳出來,當時特朗普就不得不站出來當和事佬,還得在媒體面前說:沒這事兒。
結果沒想到因為關稅問題,美國派出貿易談判團隊也內部不和。
美財長貝森特因為過往金融經驗一直主打“市場要溫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很硬”,宣稱就算關稅導致經濟衰退,也值得。
因為這,美國還在日本談判代表團面前鬧了個笑話,一度中斷的談判進程足以讓日本代表表示:咱也不道啊,聊著聊著他們就自己吵起來了!
頭大,特朗普真的很頭大,畢竟這一屆班子足夠難帶。
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他也不得不考慮各方的需求,所以才會有就任以來特朗普政策反復更改的情況出現。
但更讓特朗普難受的還是選票問題,如果說政府內部不和他還有辦法處理,可民意這玩意他就很難依靠幾句話搞定了。
美國不同黨派人士對特朗普表現的情緒
15日的最新民調顯示,有5成以上的美國成年人不認同特朗普當總統期間的辦事方法,并且不滿意的點主要集中在“關稅問題”、“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三大問題上。
明年就要進行的中期選舉,就像是壓在特朗普頭上的一座大山,讓他不得不考慮盡快改善民意拉選票一事。
雖說對華“妥協”并且期望盡快和中國恢復正常貿易,可以解決一部分選民的態度,但對于另一部分對華強硬的美國民眾,他也得想法給個交代。
那么挑一些看起來沒那么重要的產品,并且施加“離譜”的關稅,就足以解決這一問題。
況且老特還有另一目的,就是要轉移民怨。
這段時間“洛杉磯之亂”鬧的沸沸揚揚,6日-8日聯邦執法人員更是直接和當地居民產生沖突,造成這事的根本原因還是特朗普的“清除移民計劃”。
眼下問題是,特朗普的強硬根本沒有壓住“一身反骨”的加州,導致他的口碑再次下滑,還被告上法院。
12日,已經有美國聯邦法官認為特朗普“私自”調動加州國民警衛隊一事不合理,所以必須趕緊把指揮權還給加州州長紐森。
就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最好的辦法是轉移矛盾,讓美國人民先有一致對外的理由,再慢慢消耗內部問題。
只不過這樣一來,特朗普豈不是又要重新得罪中國了?難不成軍用稀土他真的不想要了嗎?當然不是!
為了穩住中國,特朗普直接委派美財長貝森特在上周發表了一段講話,貝森特表示:自從日內瓦談判后,咱一直保持和中國的聯系。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達成中美永久性質的貿易協議,既可以增加美國對華出口,也能緩解兩國緊張氛圍。
而且對于稀土沒到位一事,貝森特還妄自給出了解釋:
不是中國不想給,是指揮和控制系統出了問題才導致現狀,所以接下來美國會取消一些措施,可能會在“三周”后再和中國談談,看能否達到平衡。
一番話確實是說得“滴水不漏”,不過現實是單憑外交言辭恐怕很難讓中國對美徹底開放產品供應,還是得看實際行動才行。
所以說啊,特朗普的九九八十一難恐怕還得繼續,如何正確處理好對華關系同時維護好他的領導地位,將是他要攻克的首要難題。
參考資料:
RFI《美財長:或在三周后再次與中方舉行面對面會談》
航運在線《征收最高504%"關稅"!美國再對中國商品下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