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呀,這里是半生暖語。
偌大一個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哪個省份的中國男人,脾氣最剛呢?
我列了6個,排在第一位的,五體投地的服氣。
TOP 6 陜西男人:愣勁十足,認(rèn)死理
八百里秦腔一聲吼,黃土地里淬煉出的漢子,講究的就是“硬氣”二字。
十三朝的老城墻圍著的,是直來直去、不屑于蠅營狗茍的倔脾氣。
陜西愣娃,棱角分明的臉上常掛著“秦俑式”的沉靜。
說話如砸夯,做事似鑿石。
陜西男人可能不會說漂亮話,但你交給他的事兒,必定給你辦得板上釘釘。
黃土地養(yǎng)硬骨頭,認(rèn)準(zhǔn)的路九頭牛也拉不回。
這便是老陜的“剛”,沉甸甸如秦磚漢瓦。
TOP 5 東北男人:豪橫是面子,仗義是里子
東北老爺們的“剛”是裹著大碴子味兒的。
路見不平?嗓門先亮出來!酒桌遇事?杯底立馬見真章!
就像東北的冬天,凜冽、硬朗,帶著股子不服輸?shù)膭艃骸?/strong>
東北老爺們的“剛”,是零下30℃也凍不滅的一把火。
“護(hù)犢子”護(hù)到骨子里,家人受半點委屈,他能掀翻半個城。
能動手絕不吵吵,表面看是豪橫直率,心底卻燒著一團(tuán)仗義的火。
正如那句戲言:
東北爺們一聲吼,地球都得抖三抖;兄弟有事往前沖,江湖義氣心中留!
TOP 4 湖北男人:“九頭鳥”的精明裹著硬骨頭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這話聽著像揶揄,實為勛章。
因為湖北男人的“剛”,是一種綿里藏針的硬。
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那便是“不服周”。
長江漢水鑄鐵骨,霸得蠻又霸得理。
這種性子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遺響,更是長江淬煉過的精鋼。
TOP 3 重慶男人:火爆是表象,耿直是本色
山城的“剛”,就像是翻滾的紅油火鍋。
表面麻辣洶涌,底下全是真材實料。
袍哥人家把“江湖氣”刻進(jìn)了基因,碼頭文化則澆鑄出了山城人的火爆耿直。
一句“你要啷個”就能燃起戰(zhàn)火,愛恨分明到了極致。
喜歡一個人捧出心肺,厭惡誰連假笑都懶得裝。
TOP 2 山東男人:義字當(dāng)頭,敢字撐腰
提及頂天立地的漢子,山東大漢當(dāng)仁不讓。
梁山血脈的烈性,摻雜著孔孟之鄉(xiāng)教出的是非觀,發(fā)酵出獨一無二的“山東式硬氣”。
或許,真只能用那句歌詞來概括了——“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生活中重等級、講禮儀,但真遇事兒了,反倒不會顧忌太多,為朋友兩肋插刀眼都不眨。
山東大漢的性子,比沂蒙山的石頭還耿直。
你可以說他們是“直腸子”、“認(rèn)死理”,
但更多情況下,更應(yīng)稱他們?yōu)?strong>義氣的信徒。
TOP 1 湖南男人: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
湖南佬的“剛”,是用血鑄就的。
近代烽煙中,“無湘不成軍”的吶喊響徹云霄,湘軍“父親倒了兒子上,兒子倒了孫子上”的血性至今震撼。
看過一部劇,《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
里面不辣有句經(jīng)典臺詞:“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
這句臺詞,源于民國初湖南才子楊度所作的《湖南少年歌》。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湖南佬的剛,確是“敢叫日月?lián)Q新天”!
從陜西到山東,從東北到湖南,中國 960 萬平方公里的男人,各有各的脾性。
這背后,是一方水土養(yǎng)出的獨特精氣神。
你覺得準(zhǔn)確嗎?
這里是半生暖語,每天寫文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文章,請給我一個點贊鼓勵。
也歡迎評論區(qū)里一起討論,知音難遇,愿我們抱團(tuán)取暖。
作者介紹:寫作者 / 生活觀察家。用十年時光收集人間故事,相信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溫柔接住。愿做你深夜翻書時的那盞暖燈,陪你在文字里找回內(nèi)心的從容與堅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