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3日訊(編輯 夏軍雄)摩根大通周四預測,到2028年,穩定幣的市場規模僅會增長至5000億美元。該銀行稱其此前增長至1萬億美元的預測過于樂觀,原因是目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代幣已被主流采用。
穩定幣是一種特殊的加密貨幣,設計目的旨在維持恒定價值,通常與美元保持1:1掛鉤,并由實物資產(如美國國債或黃金)作為支撐。
目前全球98%的穩定幣都錨定美元,但超過80%的穩定幣交易發生在美國以外地區。
穩定幣已不再局限于加密交易用途,開始吸引金融科技公司和銀行的興趣,后者希望借助穩定幣加快支付與結算流程。這也引起了美國立法者的關注。上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了《GENIUS法案》,分析師認為該法案有望帶來業界期待已久的監管明確性。
在了《GENIUS法案》通過前,渣打銀行曾預測,到2028年,穩定幣市場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伯恩斯坦則在6月30日的報告中預計,未來十年穩定幣供應將增至約4萬億美元。
然而,摩根大通表示,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應用仍十分有限,僅占整體需求的6%左右,約為150億美元。
據估計,穩定幣市場總規模估算為2500億美元,且其主要用途仍集中于加密交易、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抵押品用途。
摩根大通預測,未來幾年穩定幣的流通量可能會翻倍至5000億美元,低于其此前預測的1萬億美元。
“穩定幣將取代傳統貨幣成為日常支付手段的設想仍遠未成為現實,”該銀行表示。
穩定幣在加密市場之外的推廣面臨多重阻礙,包括使用場景有限和監管制度分散。而在國際層面,由于大多數國家聚焦于自身的數字貨幣發展或強化現有支付系統,穩定幣的全球采用程度仍然有限。
國際清算銀行(BIS)上周警告稱,穩定幣可能削弱貨幣主權、缺乏透明度,并加劇新興市場資本外流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