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對美國的反擊于23號當天已經展開,此次軍事行動被命名為“勝利先驅”,主要是為了報復美國此前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打擊行動。打擊的主要對象是美軍在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該處基地也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軍事基地。
伊朗使用的攻擊手段仍然是以導彈為主,至少有10枚導彈升空,穿過卡塔爾的領空,呼嘯著沖著美軍基地。攻擊行動之后,伊朗方面對外宣稱至少有六枚導彈已經打中了美國的基地。而在行動開始之前,伊朗提前通知了卡塔爾。卡塔爾對于伊朗的這種行為表示譴責,聲稱侵犯了自己的主權,要保留回應的權利,并聲稱自己的防空系統攔截了所有的伊朗導彈。
表面上看,伊朗進行的反擊動作稍微有點慢,但是力度還是可以的。畢竟這是美軍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畢竟伊朗確實發射了導彈對美國進行攻擊。然而有意思的是,伊朗的軍事行動結束之后,各方的說法都不一樣。
伊朗說打中了,卡塔爾說攔截了,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在美國當地時間24號凌晨3點多發布了一則消息,特朗普說,伊朗對美國摧毀核設施的正式回應非常軟弱,這在美國的預料之中。伊朗發射的導彈是14枚,其中13枚被攔截,另外一枚被“釋放”,朝著沒有威脅的方向飛去了。在攻擊行動中沒有美國人受傷,幾乎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害,而且還要感謝伊朗提前通知了美國,使得美國沒有人員傷亡。并表示現在伊朗也許可以著手實現該地區的和平與和諧了,熱情的鼓勵以色列也會這樣做。
而特朗普在發布這則消息之前,也聲稱目前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已經完全同意,將會進行為期12個小時的完全停火,此時戰爭將被視為結束。而截止到我們發稿之時,伊朗的高層也對外放出話,說伊朗接受停火方案。
把這件事情綜合起來看,就會發現,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這次戰斗,看起來更像是過家家一樣!甚至不排除,雙方在正式發起攻擊活動之前都已經彼此進行了通知,確保自己的損失能夠在可控范圍之內。
尤其是伊朗,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用導彈攻擊美國基地的時候已經提前通知了美國,這使得美國人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防御和相應的調整,所以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失,為此特朗普還專門感謝了伊朗。
居然還能這樣搞?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而且看到現在美國和伊朗方面都對外發布即將停火的消息,就讓人更加的起疑心了:難道這是上演的苦肉計嗎?
在我個人看來,如果伊朗這個時候選擇直接停火的話,那么在過去這幾天對以色列發起的軍事行動,所產生的效果將有可能大打折扣。畢竟現在伊朗對于以色列的經濟和民生系統的攻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要堅持下去,以色列很可能會支撐不住。而在這個時候如果直接停火進行相應的談判的話,只能夠留給以色列喘息之機。而未來這個中東小霸王會不會再次卷土重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而到了那個時候,伊朗要面對的矛盾和困難,有可能要大得多。
另外,對于美國這個國家,如果過分的輕信的話,伊朗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要知道,美國在用隱身轟炸機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攻擊的前一天白宮還對外發布消息,說美國會在兩周左右的時間才會考慮是否介入戰爭。當時不僅一些國際的主流輿論相信了美國的說法,甚至連伊朗也相信了。但結果是美國的轟炸機把鉆地炸彈扔到了伊朗核設施的頭上。現在美國的攻擊行動結束了,又開始拿停火和談判來說事,這個時候伊朗如果真的直接停火回到談判桌上的話,將有可能再一次中計,被這個超級大國玩弄于鼓掌之中,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種做法。
戰爭在這種打打停停的過程中,會一點一點消耗伊朗的國防力量,而以色列由于會源源不斷的得到美國方面的支持和幫助,會在短時間內擁有再次攻擊的能力,但伊朗與以色列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國際社會對于伊朗的支持更多的是體現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上,包括俄羅斯在內,對于伊朗并沒有實質上的物質和軍事方面的支援。在美國重重經濟封鎖之下,伊朗的國防力量幾乎是被打掉一些就損失一些,短時間內沒有重建或者是恢復的能力,長此以往下去,這個中東大國,必然會被美國和以色列一點一點的消耗掉元氣,對于這個國家來說,這種可能性無疑是非常悲哀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