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年6月13日開始,伊朗與以色列大規模的軍事沖突持續了12天,伊朗和以色列在美國等國家的外交斡旋下結束了相互間的多輪空襲,從新軍事哲學多因素理論進行分析,以伊高層止戰求和的決策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涉及軍事、經濟、民生及戰略層面的考量。
以軍的連續空襲摧毀了伊朗納坦茲的鈾濃縮設施,特朗普指派的美軍B—2隱形轟炸機對伊朗核基地投下14枚巨型鉆地導彈,埋深達90米的福爾多地下核設施受損嚴重,可能導致伊朗核計劃倒退10年以上,濃縮鈾項目幾乎完全癱瘓?。
伊朗80%的防空系統和西部導彈部隊被以色列空軍精準打擊,空軍反擊能力或制空權喪失,庫存的高超音速導彈消耗了70%,只能依賴老舊導彈支撐?。黎巴嫩真主黨等伊朗的代理人武裝不能有效地牽制以軍,作為戰略伙伴的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投入重兵,不能向伊朗伸出軍援之手,伊朗陷入孤軍作戰的險境。
在以伊開戰之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已使伊朗經濟萎縮了15%,貨幣貶值超80%。高強度的以伊沖突致使40%的石油工廠停工停產,油氣出口減半,德黑蘭等多個城市出現物資搶購和商品斷貨的場面,40萬德黑蘭人逃離?家園。
伊朗在裝備上與以色列相比有較大差距,2025年6月25日,有伊朗媒體披露了一個細節,在與以色列的最初沖突中,伊朗空軍準備出動法制幻影F1和美制F-5戰斗機,在預設航線上伏擊以色列戰機,但這一精心策劃的戰術卻因戰機老舊而流產。 有伊朗官員直言:“俄羅斯既沒有能力,也沒有真正的意愿來大幅增強伊朗的軍事實力,特別是在建立可靠的空中力量方面。”
伊朗多年來對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寄予厚望,但在這次領空保衛戰中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全部失效。F-14“雄貓”曾是伊朗的王牌戰機,上世紀70年代,巴列維王朝從美國引進了79架F-14,搭配AIM-54“不死鳥”導彈,當時的伊朗擁有中東最強的空中戰機。
經過40年的制裁與封鎖,伊朗機械師拆解了部分戰機,用走私零件和DIY技術勉強維持F-14的飛行能力,在戰前伊朗僅存的20架F-14戰機中,完好率不足30%。俄羅斯自2015年起向伊朗交付了4套S-300PMU2防空系統,主要部署在核設施附近,但雷達在實戰中的探測距離從200公里驟降至35公里,無法探測以色列的F-35I隱身戰機。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48架F-35I參加了“獅子的力量”突襲,以色列空軍發射的330枚精確制導炸彈如入無人之境,伊朗的S-300防空系統全程靜默,被以軍的電子戰壓制。伊朗的戰機和雷達失靈或被摧毀,只有使出“殺手锏”,首次動用為數不多的高超音速導彈“法塔赫”和“泥石”。
6月18日,伊軍用“泥石-2”彈道導彈突破以色列“箭-3”反導系統。6月23日,伊軍使用末端變軌技術的“霍拉姆沙赫爾-4”導彈,以軍攔截率降至65%。在伊朗發射的500余枚導彈中,約150枚命中目標,用密集導彈把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和海法等城市的街區打成了“加沙地帶”,以色列的“空中堡壘”坍塌,居民四處逃離。
很多網友認為伊朗被“打扒下了”,只有在“認慫”中求和,在“求和”中認慫。有一點可以肯定,以軍戰機多輪轟炸對伊朗軍民設施的破壞遠超伊軍導彈多波襲擊對以色列軍民設施的破壞,但真相掩藏在事實背后,以色列空軍取得勝利,伊朗只有屈服和求和;伊朗導彈軍取得勝利,以色列的“鐵穹”防空“防不勝防”,庫存告急,以色列只好止戰和求和,而“見好就收”的特朗普正好充當“和平使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