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先生去世了!
6 月 27 日下午,一則令人意外和難過的消息在網絡間迅速傳開 —— 蔡瀾先生于 6 月 25 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享年 83 歲。
蔡瀾先生的微博賬號發布了這一訃告,并表示遵從先生意愿,為免叨擾親朋,不設任何儀式,遺體已火化。
消息一經公布,眾多網友紛紛表達對蔡瀾先生的哀悼與不舍。
“香港四大才子” 的時代也隨著蔡瀾先生的離去徹底落下帷幕。
網友沉痛悼念,緬懷 “生活家” 蔡瀾
蔡瀾先生離世的消息傳出后,社交媒體瞬間被悲痛的氛圍籠罩。
許多網友分享自己與蔡瀾先生作品的故事,有人說:“從小看蔡瀾先生的節目,他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豁達,一直影響著我。如今他走了,感覺一個時代結束了。”
還有網友感慨:“蔡瀾先生教會我,生活再平淡,也能過出滋味。他的文字和話語,是我生活中的一劑良藥,如今他卻離開了,滿心不舍。”
港星邵音音也發文懷念,她曬出與好友聚會的合照,在配文中表示整晚話題離不開蔡瀾,言語間滿是不舍。
眾多網友看到后,紛紛在評論區詢問求證,大家都難以接受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
事實上,這并非蔡瀾先生第一次被傳去世。此前就曾有過類似謠言,蔡瀾先生還親自辟謠,指責造謠者無底線。
沒想到,這次竟是真的永別。
蔡瀾的傳奇人生:美食、電影與文學的跨界之旅
蔡瀾 1941 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他的人生經歷豐富得如同傳奇,涉足多個領域,且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電影行業,1963 年,蔡瀾從新加坡來到中國香港,長期任職邵氏、嘉禾等東南亞最大制片廠的電影監制。
他監制的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成龍主演的影片,為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在 57 歲時,他卻頓悟:“原來我只愛看電影,不愛拍電影。” 毅然在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
蔡瀾還是華人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食評家之一。
他對美食的熱愛近乎癡迷,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品嘗過無數珍饈美饌。
他寫的食經,不僅介紹美食的味道,更講述美食背后的文化、人情和故事。
他常說:“美食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態度。”
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足見他在美食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得知蔡瀾先生離世,《舌尖上的中國》導演、美食專欄作家陳曉卿在蔡瀾先生微博下留言:“與蔡生相識逾二十年,受益良多,感恩不盡。先生一輩子愛生活,重情義,俊逸灑脫,才華橫溢。愿他一路走好。”
蔡瀾還進軍商界,開設餐廳,將自己對美食的理解融入其中。
作為作家,蔡瀾的作品風格獨特,文字簡潔明快,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智慧。
他最早在《東方日報》《明報》撰寫專欄,內容以食經及游記為主。
他的文章沒有高深的大道理,而是用平實的語言,分享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從美食到旅行,從人生挫折到日常樂趣,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溫暖。
蔡瀾先生還是網友的賽博人生導師,他每年在微博開放評論區回復網友提問,以簡短直白的語言回應網友困惑,被網友稱為 “毒舌式人生指南”,這也成為獨特的文化現象。
其對網友的回復總是幽默達觀,妙語如珠,一針見血,直白毒舌。
美食趣事:蔡瀾的 “毒舌” 與執著
蔡瀾在美食評價上向來直言不諱,也因此留下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趣事。
一次,全國各地的記者抱著 “為家鄉出頭” 的念頭,請他評點家鄉美食。結果,耿直可愛的蔡瀾毫不留情,杭州、廣州等城市紛紛淪為他口中的 “美食荒漠”,而重慶火鍋更是 “受傷最深”。
他曾在節目中直言,自己一向不大贊成火鍋,認為火鍋是一種很不用心的料理,“把所有的東西都切了扔在里面”。
此言一出,瞬間引發網友熱議,畢竟此前他還給網紅火鍋店做過代言并題詞。
但這就是蔡瀾,率真隨性,不被外界看法所左右,堅持表達自己對美食的真實感受。
還有一次,在《天天向上》節目中,節目組因蔡瀾表示最近在國內沒有吃到令他驚喜的食物,特意為他準備了臭豆腐、豬油拌飯等長沙小吃。
現場記者滿心期待蔡瀾能給出夸贊,可他只是淡定地說:“豬油拌飯的豬油不夠。”
這般 “毒舌” 評價,讓人忍俊不禁,卻也凸顯出他對美食的高要求與專業。
與其他才子的趣聞軼事
蔡瀾與金庸、倪匡、黃霑的情誼為大眾所津津樂道,他們之間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
蔡瀾最崇拜金庸先生,曾稱有幸成為他的好友之一。
金庸為江浙人,最愛吃江浙菜,蔡瀾沒少和金庸一同品嘗美食。
有一回在倫敦,蔡瀾建議去黎巴嫩菜館,金庸微笑陪伴,坐在露天茶座,即便天氣熱得額上流汗,也只是默默不語。
經此一事,蔡瀾此后和金庸吃飯,都讓金庸決定吃什么。每次聚餐,常有酒店經理或書迷帶著金庸小說請他簽名,金庸總是來者不拒,興致高時還會根據來者名字題上兩句詩。
1989 年,好友倪匡愛上一位夜總會的媽媽桑,便常請蔡瀾和黃霑到夜總會喝酒。
三位才子妙語連珠,逗得夜場女子們歡笑不斷,一夜消費一兩萬。
買單時,蔡瀾突發奇想:夜總會酒并非最佳,人也不是最美,為何不做一檔電視節目,三人同樣談天說地,請最漂亮的明星當嘉賓,喝最貴的酒!
于是,《今夜不設防》誕生了。
節目中,他們和當紅明星癱倒在沙發上,抽煙喝酒,暢聊大尺度問題,問出了林青霞與秦漢的戀情、張國榮的 “初夜體驗” 等,讓偶像明星們紛紛 “開黃腔”,節目收視率一度創下紀錄 。
蔡瀾醉心于手杖收藏,還曾多次向倪匡贈送手杖。倪匡越長越胖,到后來胖到不能走路,需要依靠手杖。
于是蔡瀾每到一個國家,第一件事就是尋覓漂亮的手杖送給倪匡,送得多了,自己也愈發喜歡收藏,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的手杖都有。
“香港四大才子” 時代落幕,文化傳奇永存
蔡瀾與金庸、倪匡、黃霑并稱 “香港四大才子”。這四位飽學之士,在各自的領域大放異彩,共同書寫了香港文化的輝煌篇章。
金庸,本名查良鏞,他的武俠小說如《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鹿鼎記》等,構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筆下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跌宕起伏,深受全球華人喜愛,其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無數次,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2018 年,金庸先生病逝,享年 94 歲。
倪匡,原名倪聰,是華人科幻小說界的泰斗。
他的作品充滿奇思妙想,結局常常出人意料。衛斯理系列、原振俠系列等作品,在科幻文學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他還參與了電影編劇工作,為李小龍塑造了 “陳真” 這一經典形象。倪匡于 2022 年 7 月 3 日逝世,享年 87 歲。
黃霑,是香港最具影響力的跨媒體人之一。
他填詞作曲的才華令人贊嘆,創作了近 2000 首流行曲,《滄海一聲笑》《上海灘》等經典作品至今仍廣為傳唱,其作品風格豪邁大氣,充滿了俠義精神。
黃霑還寫小說、開專欄、主持節目,無一不精。2004 年,黃霑因肺部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去世,享年 63 歲。
如今,隨著蔡瀾先生的離世,“香港四大才子” 時代徹底落幕。
他們的離去,帶走了香港文化黃金時代的喧囂與繁華,但他們留下的作品和精神財富,將永遠被銘記。
他們用各自的才華,為香港文化注入了獨特的魅力,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激勵著后人在文學、藝術等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
蔡瀾先生曾說:“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吃吃喝喝,以興趣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
蔡瀾的離去,讓我們惋惜,但他留下的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其通透瀟灑的人生傳奇,永遠會被喜歡他的人記在心里。
愿我們在有生之年也能如蔡瀾先生一般享受美食,享受人生,看淡得失,不負此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