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海合作組織在青島舉行會議。在簽訂聯合聲明時,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拒絕簽字,從而導致這次上合防長的聯合聲明沒能出爐。印度的不簽字態度,究竟是為了什么呢?主要有兩點分歧。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
一是印度對巴基斯坦舊恨未消
眾所周知的是,今年5月7日爆發的印巴沖突,印度在沖突中吃了大虧。這次沖突的原因在于印度借著打擊恐怖主義的名義,在印巴邊境地區搞軍事上的小動作,并且關閉了巴基斯坦上游水庫,利用水資源作為武器逼迫巴基斯坦就范。
巴基斯坦也不慣著印度,雙方在邊境地區發生摩擦交火,最終爆發了印巴空戰,以及后面的一系列相互攻擊事件。印度雖然宣稱獲得了大勝,也派出了27支勝利宣講團到世界各國宣講。但印度自己心里清楚得很,他們根本就沒有獲勝。
上合組織國家分布圖
印度把對巴基斯坦的舊恨,轉移到了上合組織上來,因為上合組織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反恐。印度在心里認為上合組織沒有盡到反恐的責任,尤其是中國作為上合組織中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沒有在印巴沖突中一碗水端平。更何況中國出口的武器把印度打成了6:0,印度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印巴沖突過去一個多月,印度舊恨未消的心態是接受不了聯合聲明的,哪怕其他國家的代表都簽了字,印度國防部長也在最后一刻不肯簽下同意。在這種情況之下,這次青島的上合外長會議沒有產生聯合聲明。
辛格在上合組織會議上
二是上合組織采用了巴方的說辭
今年4月份,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怖襲擊案件,當時造成了26名游客死亡。這起案件發生之后,印度將矛盾對準了巴基斯坦,聲稱是巴基斯坦制造了這起恐怖襲擊案,巴基斯坦方面自然不承認這起恐襲案與自己有關。
印巴沖突
印度希望上合組織能對這起發生在印度的恐襲事件有所反應,巴基斯坦方面則希望上合組織譴責印度支持俾支路的恐怖分子,其言下之意將矛頭指向了印度支持的俾支路的恐怖分子。
最終上合防長會議的聯合聲明提到了俾支路的恐怖分子,沒有提到印度希望有所交代的克什米爾案件。印度認為這種做法是不給他們面子,有暗地里指責中國袒護巴基斯坦的意思。于是在簽訂聯合聲明時印度拒絕簽字,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中國。
印巴矛盾很深
印度拒絕簽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幾年印度至少有三次唱反調。
第一次反對,“一帶一路”倡議。幾年前中國搞“一帶一路”戰略,印度是沿線的重要國家,當時上合組織的國家都簽了字,就印度不肯簽字,表示不認可這個戰略。
第二次反對,譴責以色列的倡議。6月13日以色列偷襲伊朗,上合組織發布了一份譴責以色列的聲明。但聲明發布不久后,印度隨后公開表示,他們沒有參與聲明的討論,這意味著印度反對這個譴責的聲明。
第三次反對,青島上合外長會議。這次在青島舉行的上合外長會議,印度再次拒絕簽字,公然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唱反調,最終導致聲明無法出臺。印度一而再再而三的攪局,已經成為上合組織里最愛挑刺的對象。
上合組織成員國合影
印度的這種態度,對于上合組織來說是一個問題。上合組織要向前發展,就必須解決這種分歧。今后是否考慮參照聯合國五常國家的投票制,只要大多數國家同意就可以發布聯合聲明?這也許是一個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