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要說中國籃球圈最炸裂的新聞,肯定繞不開楊瀚森被開拓者首輪選中的消息,這小子直接刷屏了圈內外,成了繼姚明、易建聯之后,第三個在NBA選秀首輪被挑走的中國球員,先不說他在NBA能混成什么樣,光是憑這一跳板,把中國男籃的內線話題徹底炒熱了,尤其是對遼寧男籃,簡直像一針強心劑——你看青島能靠青訓搞出楊瀚森,咱們遼寧憑啥不行,問題來了,遼寧的路到底該怎么走,砸錢搶外援,還是繼續死磕青訓
其實,遼寧本鋼這兩年內線問題一直讓人頭大,老將韓德君年年被催退役,年輕人又一直沒頂起來,大家伙嘴上不說,心里都明白,想靠現有班底沖擊總冠軍,難度越來越大,之前有聲音說該學北京、廣廈那套,直接加大投入,在自由市場攪局,甚至把外援當救命稻草,但這套思路有點像“擺爛換天賦,短期見效快,長期看就容易陷入死循環,遼寧偏偏還挺軸,青訓為主的路線一直沒松手,這事爭議不小,有人點贊說這是底蘊,有人對噴覺得太慢太保守,實話實說,誰也說服不了誰,關鍵得看能不能出成績
聊到青訓,最近楊瀚森的案例就成了活教材,青島男籃真舍得下血本,除了國內教練,專門請歐洲教練給楊瀚森開小灶,還請王治郅、鞏曉彬這些老大哥親自傳幫帶,最后練出個既能對抗又有球商的內線,這操作讓美國球探都服氣,說到底就是“揚長避短,速度慢就利用身體和傳球,避開短板,結果一波操作下來,楊瀚森試訓時直接被看中,這套模式對遼寧其實也不是沒借鑒意義,畢竟隊里有烏戈-洛佩茲這樣的歐洲教練,老隊員又多,理論上完全能復制一套青島的路徑
但遼寧青訓真有那么穩嗎,這事得辯證看,遼寧的青訓體系確實成熟,能培養出郭艾倫、趙繼偉、張鎮麟這種一線球員,底子沒毛病,可問題是,楊瀚森這種級別的內線,光靠體系未必就能量產,青訓是個慢活,靠天賦也靠運氣,這就像買彩票,十年出一個算你走運,遼寧這些年雖然有潛力新星,但真能扛大旗的還沒露頭,球迷急也沒用,畢竟籃球不是工廠流水線,照著模子刻出來的,楊鳴現在壓力不小,既要帶隊拿成績,還得扛著培養新人的任務
其實遼寧這套青訓加以老帶新的策略,理論上挺靠譜,烏戈-洛佩茲的歐洲籃球理念能提前注入,再加上韓德君、李曉旭這些老炮兒帶帶小兄弟,環境氛圍沒得說,可實際操作起來,難點在于給年輕人機會,這幾年CBA競爭這么激烈,誰都想贏球,誰還敢真讓新人去試錯,尤其是關鍵場次,主教練的用人保守也是可以理解,但如果真想復制楊瀚森的奇跡,遼寧就得有點魄力,敢用新人,敢容忍他們交學費,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說到底,CBA總冠軍固然重要,但如果只盯著聯賽那點圈子里的輸贏,久而久之總有天花板,說白了,聯賽里怎么贏都不算本事,真要比還是得看國際賽場,中國男籃這些年在大賽上成績原地踏步,球迷都盼著能有新面孔沖出來,楊瀚森這波進NBA,直接帶起了新一輪“出海潮,資本也跟著聞風而動,新秀四年兩千萬美金的合同,還有商業代言等著,別的不說,能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希望,這種示范效應比什么都管用
遼寧其實已經在行動,這個夏天一口氣簽下了趙維倫、王俊杰等一批小將,明擺著要給年輕人機會,如果真能像楊瀚森那樣,給他們系統培養、實戰歷練,未來還真不排除有人能走出去,但問題還是那句老話,青訓要耐心,要資源,更要敢于放手,楊鳴作為新一代教練,肩上的擔子不輕,他得在成績和培養之間找平衡,這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關鍵看有沒有決心
回頭看,楊瀚森的成功也算是給遼寧男籃敲了警鐘,別光盯著眼前利益,也別只想著“買買買換來短期繁榮,真正能讓一個俱樂部立于不敗的,還是自己的青訓體系,當然,青訓不是萬能藥,想出奇跡還得靠天賦、機遇和一點運氣,但有體系才有可能,沒體系永遠只能靠天吃飯
說到底,遼寧男籃這道題不是“外援和青訓二選一,而是怎么在兩者之間找到自己的節奏,既不盲目跟風,也不一條道走到黑,楊鳴要是能帶出下一個楊瀚森,遼寧甚至中國男籃都能迎來新的高光時刻,到那時候,誰還會糾結內線補強怎么搞,畢竟人才自己養出來的,才最香
最后一句話,遼寧能不能復制楊瀚森的奇跡,不是看說得多熱血,而是看能不能沉下心來,敢于投入、敢于放權、敢于打破舒適圈,這才是新時代CBA的真正考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