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仲廉教授賢弟《書道窮源》付梓
余大中
毫端尋道溯鴻濛,筆底滄桑見素衷。
三圣融來參妙理,百家析罷匯真瞳。
心源早悟自然趣,史脈長涵太古風。
一卷新裁開境界,墨香永伴九州同。
余大中賀詞:
欣聞余仲廉教授賢弟所著學術專著《書道窮源——中國書法美學解析與建構》已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這無疑是一大盛事,值得熱烈慶賀!
在這部著作中,仲廉賢弟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場,以系統且深邃的哲學思考為根基,展開對中國書法美學的探究。其論述過程中,融入細致入微的美學分析,從書法藝術的線條、結構、章法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其美學特質。同時,秉持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書法藝術的發展脈絡、創作規律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尤為可貴的是,這部專著為中國書法美學研究開辟了全新視角。區別于傳統運用西方理論的研究范式,仲廉賢弟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邏輯出發,重新審視中國書法美學,為學界帶來了極具創新性與啟發性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書法美學的發展與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書道窮源》慢悟快記(一)
文/梅明
啟功先生有《絮語》、《贅語》兩本詩集,詩詞短小精悍,態度誠懇低調,語言風趣幽默,內容卻博大精深,可謂大家小詞,值得細細品味。
初讀余仲廉先生《書道窮源》,便知道這是一本值得讀一輩子的經典,我也不急于寫評論,只是把諸多感悟記下來,在急吼吼的年代慢慢來,一次只用心寫好一句話。
以下諸多慢慢悟出來的句子,陸續與讀者分享:
1、以書法美學為脈絡,重新梳理中國書法史,是書法愛好者學習和鑒賞書法的真知寶典。也是一部以書法為切口,講述中華文明源流變遷的生動史記。
2、沒有深厚的中國傳統哲學基礎,很難領略這本書的精髓;沒有中西古今文化比較的宏大視野,很難從沉醉于此書中蘇醒過來。
3、我們透過外化的書法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何嘗不是透過我們看到的書法觀照到我們的內心?
4、文字的誕生和使用,代表了一種文明的誕生與初步發展;記事的文字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代表了這種文明的輝煌。
5、對古的深刻總結歸納,才能推演出今的發展脈絡;對自身文明的追根溯源,中西比較才有了背景和標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持續進步。
6、哲學研究書法,而不是歷史學為主研究書法的結果是,全書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差一點,但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立論精準,理性平和,在中華文明的歷史大背景下歸納梳理了書法藝術的方方面面,是中華書法美學的扛鼎之作,是書法愛好者發展為書法家的進階寶典。
《書道窮源》作者簡介:
余仲廉,湖北石首人;哲學博士,詩人、作家、書法理論家和批評家;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教授,湖北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辭賦工作委員會顧問,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高校詩歌工作委員會顧問,珞珈詩派研究會名譽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校園文化發展基金會名譽會長。
著有《行悟人生》《書道窮源》《六根弦音》《靈魂的解讀》《珞珈山起風了》《鄉關何處尋舊夢》《椿萱集》《我的所有》《浮生拾慧》《人生百要》《〈道德經〉精義》等廿余部著作。在《中國書法》《解放軍美術》《正信》等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在許多著名報紙和雜志上發表了數百篇詩詞、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