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的刀光劍影中,司馬懿以三千死士發動兵變,一舉囚禁曹爽、掌控洛陽。當這位年逾古稀的老臣撕下忠臣面具時,曹魏政權已然易主。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曹操親手栽培的五子良將、八虎騎后代、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挺身護主!于是不少人便好奇了,曹操不是號稱唯才是舉嗎?他一生培養了無數良將,為什么在司馬懿奪權時,沒人出來為他盡忠?
事實上,當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篡奪曹魏大權時,曾經為曹家出生入死的將領們之所以集體失聲,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一、部分忠臣被逼成了路人
赤壁之戰的硝煙尚未散盡,曹操在烏林大營對著滿帳謀士摔了酒樽,說道:“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句哀嘆就像把尖刀,刺進了程昱、荀攸等謀士的心口。郭嘉的遺計固然精妙,但活人的價值難道抵不過一紙遺書?這種將亡者神化、貶低生者的操作,在曹魏政權里成了傳統手藝。
更為重要的是,赤壁之戰中,程昱、荀攸等人,其實早就察覺到了不對勁,提前想到了火攻,他們還曾提醒曹操提防,結果曹操驕傲自大,拒絕了這些人的好意。然而等赤壁大火燒起來后,他卻開始埋怨這些謀士,如此無擔當的做法,令人心寒。
曹丕即位后,對待于禁的態度更是將這種冷酷推向極致。這位曾為曹操南征北戰的老將,因襄樊之戰被關羽俘虜,回國后竟被曹丕通過壁畫羞辱致死。一個為國家出生入死的將領,最終死于自己君主的陰謀詭計而非戰場刀劍,這種打擊遠比直接斬殺更為徹底。它向所有曹魏臣子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在曹家眼里,功臣不過是可消耗的棋子。無論你立下多大功勞,只要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無情清算。
到了曹睿時代,這種猜忌達到了新的高度。他一方面重用司馬懿抵御蜀漢北伐,另一方面又暗中提防,甚至在其病重時一度想除掉這位托孤大臣。這種反復無常的態度,讓朝臣們陷入了極度困惑——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夠保護自己?于是當高平陵之變爆發時,臣子們自然會選擇明哲保身、靜觀局勢,畢竟曹家君主歷來冷酷無情,幫助他們不一定能夠善終,不幫他們說不定還能得到不小的好處。
就這樣,在曹操的一脈相傳下,曹家三代君主已然將曹魏的大部分能臣猛將變成了路人,當司馬懿奪權時,已經沒有多少臣子愿意為曹魏效死了,那些經歷過曹氏三代統治的臣子們,早已被磨平了棱角,學會了在權力夾縫中保全自己。
二、部分忠臣慘遭蒙蔽
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的形象堪稱道德楷模。他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從曹操的秘書郎做起,步步為營積累人望。曹操曾讓他接觸機密文書,曹丕南征必命他鎮守后方,曹叡更在臨終將家國之事相托:種種跡象表明,司馬懿乃是深受曹家君主信任的重臣!
事實上,這正是司馬懿的高明之處:他成功地將自己偽裝成了曹魏政權的守護者,讓包括太后在內的關鍵人物都站在了他這一邊。
曹爽專權時期, 司馬懿稱病退隱,暗中觀察局勢。當曹爽派李勝試探時,他裝出一副老態龍鐘、神志不清的樣子,成功騙過了這個使者。這種“裝病”策略并非簡單的欺騙手段,而是一種精心設計的表演——它既讓對手放松警惕,又為自己積蓄力量爭取時間。
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打出了“為曹家除害”的旗號。他宣稱曹爽兄弟“包藏禍心,蔑棄顧命,乃欲謀逆”,這一指控精準地擊中了當時曹魏政權內部的痛點。長期以來,曹爽專權亂政、排斥異己的行為確實引起了朝野不滿,司馬懿巧妙地將自己的奪權行為包裝成“清君側”的正義之舉。
在司馬懿的欺騙下,作為曹魏皇室代表的太后,本應是最堅定的保皇派,卻出人意料地支持了司馬懿,因為太后認為司馬懿比曹爽更能維護曹魏正統!就這樣,那些原本忠于曹魏的臣子,在“除曹爽以清君側”的名義下,被輕松說服支持司馬懿。等到司馬懿掌控大權后,這些人才明白司馬懿的用心,可大局已定,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三、部分忠臣過早離世
曹操麾下,名將如云,謀士如遇,其中不乏比司馬懿還厲害的精彩絕倫之輩,然而這些人都未能敵過時間的消磨。相比較而言,司馬懿就非常能活了,他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也熬死了幾乎所有能與之抗衡的曹魏重臣。下面簡單舉例司馬懿熬死了哪些能臣猛士。
1、司馬懿40歲時,楊修去世
2、司馬懿41歲時,曹操去世
3、司馬懿44歲時,曹彰去世
4、司馬懿47歲時,曹丕去世
5、司馬懿49歲時,曹休去世
6、司馬懿52歲時,曹真去世
7、司馬懿55歲時,諸葛亮去世
8、司馬懿60歲時,曹睿去世
9、司馬懿70歲時,發動高平陵之變,曹爽被殺
10、司馬懿71歲時,王凌被殺
毫不夸張的說,但凡我們叫得上名字的曹魏大才,都被司馬懿給熬死了!這種“時間優勢”在權力斗爭中往往比軍事才能更為關鍵。當曹操時期的能臣猛將相繼離世后,朝堂上留下的多是司馬懿的故舊門生或盟友。這種代際更替帶來的權力真空,為司馬懿的崛起創造了絕佳條件,而這,也是司馬懿能夠贏得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大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結語
總的來說,曹操培養了無數良將謀士,他們之所以沒有在司馬懿奪權時站出來為曹魏盡忠,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一是部分良將謀士寒心了,轉變成了路人在一邊冷眼旁觀,二是部分良將謀士遭到了欺騙,以為司馬懿是在挽救曹家天下,三是部分良將沒能敵過時間的消磨,被司馬懿給熬死了,而這一部分,占據了大多數!否則司馬懿哪能那么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