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駿,字子臧,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曹魏權臣司馬懿(晉武帝司馬炎的祖父)第七子,司馬駿幼年時聰慧,清白堅貞有德行,被公認為司馬家族的后起之秀。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王朝,司馬炎吸取曹魏宗室孤弱,導致政權丟失的教訓,上位后,開始大封宗室。是年,司馬駿受封汝陰王,食邑萬戶,并都督豫州諸軍事。
西晉宗室遍及地方,并節制地方兵權,其中大多驕奢淫逸,不但沒有起到拱衛王室的作用,反而釀成了后來慘烈的八王之亂。不同于那些私欲熏心諸侯王,司馬駿非常能干,很善于駕馭屬下,在軍中和地方有很高的聲望。司馬駿還很能打,泰始四年(268年)十一月,東吳名將丁奉、諸葛靚率軍攻打西晉,司馬駿大破丁奉,一戰名動天下。
泰始六年(270年),司馬駿遷任鎮西大將軍、使持節、都督雍涼等州諸軍事,全權負責西晉西北地區的軍政事務。咸寧二年(276年),鮮卑貴族禿發樹機能叛亂,司馬駿率軍進討,斬首3000余級,十月,司馬炎加授司馬駿為征西大將軍,全權負責平叛事宜。咸寧三年(277年),司馬駿與平虜護軍文鴦率領晉軍東征西征,大破叛軍,底定涼、秦、雍三州,安定、北地、金城諸部的吉軻羅、侯金多以及匈奴的熱冏20余萬眾懾晉軍強大的戰斗力,紛紛歸降西晉,禿發樹機能之亂遂平。同年,司馬炎征調司馬駿入朝輔政,并改封司馬駿為扶風王。
彼時,司馬炎冊立的繼承人太子司馬衷癡傻蠢笨,無人君之望,司馬炎的弟弟齊王司馬攸則文武全才,深得朝野眾望。由于司馬攸的威望嚴重壓過了太子司馬衷,司馬炎遂加緊迫害打擊司馬攸,導致司馬攸郁郁生疾。太康四年(283年),司馬炎強迫司馬攸就國(即返回封國),司馬駿上表懇切勸諫,希望司馬炎收回成命,但司馬炎執意要為太子司馬衷掃清障礙,司馬炎被迫拖著病體踏上去齊國的路,回到齊國不久,司馬攸便以病勢加重去世,年僅三十六歲。
司馬攸的遺憾去世,使得朝野人心失望,一大批曾經擁戴司馬攸的朝臣被司馬炎罷黜打壓,同為支持司馬攸的司馬駿也因為司馬攸的去世,悲憤感慨,并于太康七年(286年)九月去世,司馬炎聞訊后大慟,下詔追贈司馬駿為大司馬,加侍中、假黃鉞,加謚號曰“武”。
由于司馬駿長年鎮守西北,又平定禿發樹機能之亂,西北地區的百姓聽說司馬駿的死訊后莫不垂淚涕泣,并自發為司馬駿樹碑,以為紀念,人們經過碑石前沒有不下拜的。不同于司馬家族陰鷙狠毒、爭權奪利的普遍底色,司馬駿的高潔可謂西晉宗室的一股清流,更是司馬家族少有的善類?!稌x書》作者房玄齡評價司馬駿道:
“瑯邪武功既暢,飾之以溫恭,扶風文教克宣,加之以孝行,抑宗室之可稱者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