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烷是一種易燃易爆、無色的氣體,我們最常見的打火機使用的就是這種氣體燃料。丁烷看似普通,吸入人體后卻會產生幻覺直至成癮,且若接觸火源可能引發爆炸造成嚴重灼傷。
近一年多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燒傷外科就接連收治了不少因吸食丁烷遭遇明火爆炸而嚴重灼傷的青少年患者。
為合群吸食丁烷 爆炸致全身留下永久性瘢痕
今年18歲的小鄭,是2024年12月在吸食丁烷時,因明火引爆氣體導致的全身深度燒傷。當時已經輟學的他和兩個朋友相約在小旅館玩,因為無聊,三個人決定買來打火機充氣罐吸食。
小鄭說,當時是凌晨的三四點鐘左右,朋友說沒意思,于是下單購入打火機充氣罐,9塊錢一個,一人拿了3個,吸的過程慢慢就出現幻覺。
吸完后,小鄭想抽煙,前兩次火柴沒有劃著,第三下劃著火就爆炸了。“當時屋內氣體很多,旅館二樓崩開了,連一樓也受到了爆炸牽連。”
三人被不同程度燒傷,小鄭傷得最重,達到三度燒傷。經歷了大大小小十幾次手術,生命保住了,但全身都留下了永久性瘢痕,手指至今無法伸直。
據小鄭介紹,第一次吸食丁烷是在發生那次燒傷事件的半年多以前。當時很多朋友在一起玩,買了幾箱火機氣罐。他看大家都吸,為了合群也開始吸食。當時吸完便出現幻覺,感覺時間過得很快,無憂無慮、沒有煩惱。
正在住院的高中生小李,同樣是因為丁烷爆燃引發嚴重燒傷。他是在朋友聚會時學會了吸食。此后他就經常和朋友聚在一起吸食,并且發現周邊一些同學也在吸丁烷氣罐。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燒傷外科副主任石凱介紹,吸食丁烷群體主要有三個特點:多為16-19歲青少年(一般不超過20歲),男性占比高,單親家庭較多。此類爆炸燒傷面積通常超50%,部分達90%以上,致死率超10%。
丁烷吸入性燒傷更可怕直接在呼吸道爆燃
丁烷爆燃不僅導致觸目驚心的體表燒傷,還會引發高致死率的吸入性燒傷。在一般的吸入性燒傷事件中,人在遭遇高溫煙霧等危險時,會本能地屏氣減少傷害。
而丁烷吸入性燒傷,則是由于吸食者主動、持續地吸入高濃度氣體,遭遇明火后在呼吸道內發生爆燃,造成呼吸道黏膜嚴重灼傷,更可能迅速引發呼吸衰竭。
大量的易燃氣體爆燃,對呼吸道造成的損傷堪稱“毀滅性打擊”。這是吉大一院燒傷外科近期收治的一名患者的氣管鏡影像。原本鮮紅的呼吸道黏膜,已經變成了一片蒼白,并充斥著大量淡黃色黏液。
醫生介紹,爆燃氣體會致氣道黏膜壞死脫落,患者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在送醫前就因氣道梗阻、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醫院稱,2024年起開始集中收治吸食丁烷爆燃致傷患者,至今已接診24批次青少年,單次最多同時收治7名重癥吸入性燒傷患者。臨床中醫生發現,這些患者通常還伴隨多臟器功能以及大腦中樞神經功能受損。
全國已有多地警方公布濫用丁烷的案件
2024年12月,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公安分局新安派出所查獲的一起吸食丁烷案件中,王某在朋友口中聽說,吸食丁烷能提神,便在網上購買幾瓶丁烷用于自己吸食,公安機關對王某給予行政處罰。
2025年2月,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新溝橋派出所成功抓獲4名涉嫌吸食丁烷的人員。4人均對吸食丁烷行為供認不諱,警方對涉案人員處以行政拘留。
警方表示,根據國家現行法律規定,“丁烷”屬于危險化學品,暫不屬于新型毒品。“對于社會中的年輕人,吸食這些奇葩的危險物質,社會、家庭應該做好監管,做好預防,防止他們走向吸食新型毒品的深淵。”
由于丁烷氣罐在線上、線下的零售渠道廣泛銷售,未成年人可輕易獲取。為防范和整治青少年濫用丁烷,長春市針對青少年易聚集吸食丁烷的小旅店等場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醫護人員也行動起來,走到青少年群體中宣講吸食丁烷的危害。燒傷患者小鄭得知后,也主動加入進來,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警醒同齡人。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