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報道摧毀了俄馬尼夫卡空軍基地4架蘇-34戰機之后,烏軍再次給敵人的武器庫做了一次減法。
昨天——6月28日——凌晨,烏克蘭安全局使用無人機襲擊了克里米亞半島的基洛夫軍用機場,現場發生了兩次劇烈的爆炸,3架——米-8、米-26和米-28各1架——攻擊直升機、一套鎧甲-S1防空系統在襲擊中“化為烏有”。
根據烏克蘭軍方數據,自開戰以來,俄方已經損失430架飛機和33架直升機。
話說,PT已經很久沒有再說“沒有任何損失”了。
此外,烏克蘭情報局與軍方合作——這種模式在俄國是不可想象的——使用攻擊無人機襲擊了布良斯克地區第1060后勤中心(原俄羅斯國防部導彈炮兵總局第120兵工廠)的彈藥庫。
當地居民在社交平臺上發帖說,該后勤中心整個上午都在爆炸。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導彈和無人機在襲擊中被摧毀。
昨天剛好是烏克蘭的“憲法日”,這兩次行動,算是安全部門和情報部門的獻禮。
1996年6月28日上午,經過數年的爭吵與斗爭,烏克蘭新憲法獲得通過,確立了基本的民主原則:保護私有財產、宗教信仰自由、允許外國軍隊駐扎……
29年來,盡管民主與法治之路走得磕磕碰碰,但烏克蘭依然堅定地在這條路上往前走——這才是三年多抗戰的真正意義所在。
在這場遙遙無期的消耗戰中,最直接的戰爭資源就是兵員、武器彈藥的燃料油。
一年多來,烏方始終孜孜不倦將這三者作為襲擊目標,無論俄軍如何攻擊他們的后方平民目標,他們始終沒有對俄國平民進行報復。
這不僅戰術手段的差異,也是文明程度的差異。
烏克蘭的抗戰是靠文明世界的援助支撐的,如果他們也將對方平民作為目標,這些國家將會慢慢散去,不再提供軍事援助。
烏方的戰術是成功的。
一方面,得到的援助正一天天地增加——前天,盡管匈牙利千方百計地阻撓,歐盟仍然通過了今年援助306億歐元的決定。
另一方面,俄方的軍事裝備正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呈銳減趨勢。烏克蘭情報總局昨天發布消息稱:俄方從其東部軍區向歐洲地區運送了 21輛T-62坦克。
T-62坦克于上世紀60年代研發生產,早就淘汰了,已經露天存放了幾十年,并且沒有任何維護——恐怕早就成了一堆廢鐵。
就連這樣的廢鐵,現在也成了寶貝疙瘩。
據烏方透露,俄方早就在遠東地區的外貝加爾邊疆區阿塔曼諾夫卡村修復T-62坦克,準備送到烏克蘭前線當固定炮使用。
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制裁,俄方現已無法生產T-90M和T-72B3M等現代主戰坦克。
每當某些洪荒之地炫耀其軍工技術如何如何先進時,我都是一笑置之。
軍工技術是現代科技的一個組成部分,越文明的國度,其現代科技就越先進——看看900萬人口、資源貧乏的以色列和9000萬人口、資源豐富的伊朗誰更富裕發達就清楚了。
下面是烏克蘭被俘士兵從俄國交換回家后的對比照片。
這樣的照片,我手機里有很多。我就不評論了,相信讀友們會得出正確的認知。
這就叫“一葉知秋”。
一個人性荒蕪、遠離文明的地方,如果說民用科技全面落后、軍工技術步步領先,必定是荒謬的謊言。
只要面對現實、放棄意淫的思維習慣,任何人都可以準確地預測俄烏戰爭的結局。
正如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時所說:烏克蘭終將獲勝!
這個勝利,我更愿意稱之為文明對野蠻的勝利、善良對兇殘的勝利、免煮對只吃一個涼拌菜的勝利。
它的來到,靠的不只是烏克蘭,而是整個文明世界。
昨天,即將卸任的波蘭總統杜達來到基輔,開始了他的“告別訪問”。
任何一個堅持長期關注這場戰爭的人,對他都非常熟悉。
因為他是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我一直在說,只有歐洲國家把對烏克蘭的支持從道德層面上剝離開來,將援助烏克蘭當作一件于己有利的事,援助才是堅定而持久的。
杜達曾經說過,他支持烏克蘭是為了波蘭的安全。
以利他的方式利己,是現代文明基本的運行邏輯之一。所謂舍己利他的邏輯,要么是謊言,要么就是烏托邦。
戰爭爆發前一天——2022年2月23日——杜達趕到基輔,勸說澤連斯基到波蘭組建流亡政府。
澤連斯基拒絕了,他準備與自己的國家共存亡。即使失敗,也不用逃亡的方式給烏克蘭留下恥辱。
杜達登上開往華沙的火車前,兩人在站臺上緊緊擁抱。澤連斯基說:這也許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
杜達潸然淚下……
令人欣慰的是,這一次世界沒有像2014年那樣裝聾作啞,他們團結起來,為烏克蘭提供了巨額的軍事、財政和人道援助,不僅幫烏克蘭生存下來,還讓它在勝利的道路上雖然艱難但依然堅定地前行。
澤連斯基讓世人明白了兩個道理——
幫助烏克蘭就是幫助自己;
那個號稱世界第二軍的侵略者并非不可戰勝。
只要正義的力量團結起來,所有的惡勢力都將灰飛煙滅。
除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支持,還有很多(非烏克蘭)個人慷慨解囊。今天,請允許我以流水賬的方式摘錄一下(嫌麻煩的話可以跳過不讀)——
馬斯克:1億美元。
谷歌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2億美元。
巴菲特長子霍華德·巴菲特:5.1億美元,預計到今年底,捐贈總額將超過10億美元。
沃爾瑪繼承人愛麗絲·沃爾頓:7000萬美元。
米拉·庫尼斯和阿什頓·庫徹夫婦:300萬美元,并在眾籌網站籌集3000萬美元。
布萊克·萊弗利和瑞恩·雷諾茲夫婦:100萬美元。
妮可·基德曼:200萬美元。
華裔明星劉玉玲:200萬美元。
韓國著名女星李英愛:1億韓元(約合50萬人民幣),并寫下親筆信鼓勵烏克蘭人民。
巨石強森:5000架無人機+300萬美元。
電視明星貝瑟尼·弗蘭克爾:通過其設立的慈善網站籌集600萬美元。
這份清單只是冰山一角,另外還有無數普通人。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6月16日發布報告稱:自開戰以來,全球120多個國家、1500多萬人次向烏克蘭捐款3120億美元。
烏克蘭官方發布聲明:烏克蘭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有人說,澤連斯基創造了歷史,這正是3年多來俄方一直沒有停止過暗殺行動的原因。
這話既對,也不對。
澤連斯基并不是天生的英雄。
法國拍攝了一個紀錄片,稱戰爭爆發前幾天,馬克龍多次請求莫斯科不要開戰但遭到拒絕,他打電話告訴澤連斯基:戰爭無法避免。
紀錄片里說,澤連斯基聽到這個消息后驚慌失措,希望馬克龍再次斡旋。
正是因為多次、反復聯系莫斯科,馬克龍被很多人貶低、嘲笑,但他實際上只是應澤連斯基所托。
澤連斯基的這個細節,無損于他的英雄形象。
因為人不是因為是英雄才勇敢,而是因為勇敢地克服恐懼后才成為英雄。
沒有天生的英雄,只有寧死不屈的凡人。
正是這樣的凡人,守護著這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