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這案例里的老賴,高鐵坐不了、房貸批不下,連孩子上私立學校都受影響呢!”6 月 25 日,玉門法院干警在玉澤湖公園搭起宣傳展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過往群眾講解失信后果。這場以“誠信筑基 法治護航”為主題的普法活動,通過沉浸式互動、案例情景再現等創新形式,讓法治誠信理念走進百姓心坎。
流動手冊講故事:一頁紙說透失信代價
干警們手中的《失信懲戒警示錄》手冊成了“明星道具”,全彩漫畫分場景還原失信后果:翻開第一頁,卡通人物“老賴阿強”在高鐵站檢票口被系統自動攔截,頭頂飄出紅色警示“限制乘坐所有 G 字頭列車”;翻到就業篇,企業 HR 對著簡歷上的失信記錄直搖頭……群眾手捧手冊津津有味的讀著,不時發出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
干警們耐心地向群眾解釋手冊中的每一個場景,強調失信對個人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鼓勵大家要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做誠實守信的好公民。還現場演示了“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查詢方法。“原來拉黑名單會有這么多影響啊!”一位帶著孫子的阿姨看著案例手冊恍然大悟,主動索要宣傳資料說“我得拿給開公司的兒子看看,信用就是生意人的招牌啊!”
數據裝進折頁里:一張表算清信用賬單
活動中,干警們發放的“信用風險自查折頁”成了搶手貨。折頁正面印著今年以來執行數據的可視化圖表:280人次限制高消費≈每天讓2個“老賴”告別飛機高鐵,54人上“黑名單”≈每星期新增1個信用“污點戶”,39人次微信公眾號曝光≈讓失信者在朋友圈“社死”,21次司法拘留≈每月有3個“硬骨頭”被拘留。背面則是“個人信用自查清單”,引導群眾對照“是否有未履行的法院判決”“信用卡是否長期逾期”等10個問題自我檢視。“數字都配著生活例子,一看就能明白!”快遞小哥小張拿著折頁仔細研究,邊讀邊說。
“這些數字不是冰冷的統計,而是法院守護誠信的堅定腳步。”玉門法院執行局干警現場解讀時說道,隨著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與征信系統的深度對接,失信行為已從“個人私事”升級為“信用污點”,影響將伴隨生活方方面面。
長效普法接地氣:讓誠信成為社會共同底色
“現在借錢不還真的躲不過去啊,還是老老實實守信用最踏實!”活動尾聲,一位個體工商戶接過干警遞來的宣傳彩頁時感慨地說。據統計,當天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接待法律咨詢200余人次,現場群眾掃碼關注法院公眾號的人數較平日激增3倍。
“誠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司法護航與全民參與同頻共振”。玉門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常態化開展“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等普法活動,我們還將探索“誠信文化 + 新媒體”傳播模式,通過短視頻案例說“法”、失信被執行人“大頭貼”曝光等更接地氣的方式,讓法治誠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胡玉潔)
來源:玉門市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