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郭晉良 朱靜 陳慧敏
在歷史悠久的玉門市,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陶塤與花鍋盔,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交相輝映,綻放出獨特的光彩。它們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更是新時代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利用的生動實踐。
?陶塤:泥土中的千年古韻?
在玉門市文化館的陶塤工藝制作室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朝輝以其精湛的技藝,將一把把普通的陶土化作能夠奏響千年古韻的神奇樂器。自2018年邂逅陶塤,王朝輝便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古老樂器。他不僅潛心學習吹奏技法,更致力于陶塤文化的傳播與推廣。
今年3月,玉門市文化館開設的“文藝夜校”陶塤班,正是在他的推動下應運而生。在這里,幾十名學員跟隨王朝輝一同探索陶塤的奧秘,感受指尖與陶土共鳴的奇妙。
“目前已經有幾十名學員參加了陶塤班,經過這三個月的學習,有一部分學生可以上臺吹奏了,我很有成就感,也為我們玉門這個古老樂器的演奏有了傳承人而感到十分欣慰。”王朝輝說。
王朝輝的努力,不僅讓更多人領略到了陶塤的魅力,更為非遺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花鍋盔:面粉中的匠心獨運?
走出陶塤工作室,街巷間飄來的陣陣麥香,引領我們走進了另一項非遺瑰寶——花鍋盔的世界。在某烤餅店,老師傅們正用老面發酵、古法揉制的傳統技藝,將一塊塊普通的面團雕琢成細膩精美的花鍋盔。這些花鍋盔不僅口感香酥可口,更蘊含著代代手藝人的匠心與堅守。
據了解,制作花鍋盔的工序十分講究,揉面、搟面、雕刻,每一步都考驗著老師傅們的技藝。尤其是在雕刻環節,更是需要老師傅們手持工具,在面團上靈巧地刻畫,讓層層疊疊的花瓣紋理躍然餅上。
自2007年入選酒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來,花鍋盔的制作技藝得到了更好的保護與傳承,玉門市某烤餅店負責人謝玉蓉就是其中的傳承者之一。如今,這家烤餅店已經擁有40多個品種,不僅暢銷本地,更遠銷北京、上海、海南等地,甚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是對非遺的一種活態傳承,更是對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利用的成功實踐。
?玉門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并舉?
陶塤與花鍋盔作為玉門市的非遺瑰寶,不僅展現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更彰顯了玉門市在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利用方面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效。近年來,玉門市以非遺傳承能力建設為核心,以融入人民現代生活為導向,深入挖掘非遺資源,積極培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不斷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市有省級非遺保護項目5項、市級非遺名錄項目26項、縣級非遺名錄項目32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6人。
“我們將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促進非遺保護工作得到更深層次發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保護傳承、活化利用、可持續發展,為全市人民講述更具玉門特色的非遺故事。”玉門市文化館副館長馬琴梅說。
下一步,玉門市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全面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社會生活的深度融合,讓更多人感受到玉門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