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特朗普近期連續拋出三項引發全球震動的政策主張:
對加拿大“亮劍”,終止貿易談判: 特朗普宣布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此舉被廣泛視為對加拿大計劃對美國科技巨頭征收數字服務稅的報復。此前,特朗普極具爭議地將加拿大稱為“美國第51個州”,引發加方強烈不滿,兩國關系持續緊張。作為回應,加拿大已于今年4月大幅減持美債578億美元,減持比例超過13%。
猛攻美聯儲,欲奪貨幣主導權: 特朗普再次將矛頭對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嚴厲指責其拒絕降息是“愚蠢行為”,并公開呼吁鮑威爾辭職。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宣稱計劃提名自己屬意的未來美聯儲主席人選,意圖組建“影子美聯儲”,此舉被解讀為試圖在選前就實質性削弱鮑威爾的影響力,干預央行獨立性。
伊朗核問題再掀波瀾,軍事威脅升級: 在伊朗核問題上,特朗普立場更趨強硬。他要求伊朗必須接受國際核查,以“確保其永不重啟核計劃”。鑒于伊朗持續進行鈾濃縮活動,特朗普公開表示,正“積極考慮”對伊朗實施新一輪軍事打擊。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對內激烈挑戰央行權威(與鮑威爾矛盾),對外同時與重要鄰國加拿大及中東對手伊朗關系高度緊張(與加拿大、伊朗矛盾),這種“內憂外患”并存的局面,在歷史上往往是帝國衰落的序曲。根基的動搖并非一朝一夕,但持續的內耗與外壓,終將導致帝國大廈的漸進式坍塌。
熱點評論:
特朗普的“三板斧”,看似凌厲,實則刀刀砍向美國賴以強大的核心支柱,其破壞力遠超表面爭端。
第一斧,斬斷盟友信任。 對加拿大——這個地理、經濟、文化上最緊密的盟友——悍然終止貿易談判,并施以“第51州”的羞辱,配合數字稅報復,是將“美國優先”異化為“美國孤立”。加拿大巨量減持美債已是最直接的金融警告信號。當最親密的鄰居都需時時提防,美國還能凝聚多少國際信任?
第二斧,動搖國本根基。 公然羞辱并意圖架空美聯儲主席,甚至提前布局“影子央行”,是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悍然踐踏。央行獨立是現代金融穩定的基石。特朗普為短期選舉利益或個人好惡,不惜動搖這一基石,將貨幣政策政治化,無異于為未來埋下金融動蕩的禍根。內斗至此,制度尊嚴何在?
第三斧,點燃中東火藥桶。 輕言“再次轟炸伊朗”,將復雜的核問題簡化為武力恫嚇,是極端危險的軍事冒險主義。中東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此舉極易引發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將美國拖入更深的地緣泥潭。
歷史是面殘酷的鏡子。 古羅馬的崩潰,始于三世紀危機中持續的內斗(軍閥混戰、皇位頻繁更迭)與外患(蠻族壓力、波斯帝國崛起)。特朗普同時制造“內訌”(央行)與“外亂”(加、伊),其本質是在系統性侵蝕美國全球領導力的制度根基、信譽基石與戰略穩定。若此風不止,美國的“帝國黃昏”恐非危言聳聽。今日的每一板斧,都在為明日的坍塌增添裂痕。歷史放大鏡下,這絕非治國之道,而是自毀長城的危險游戲。
點擊小編頭像+【關注】訂閱精彩圖文每日推送,不容錯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