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綜合實力來看,國防科大是22所面向高中畢業生招生的22所軍校中實力最強的學校,也是唯一一所985軍校。然而,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國防科大畢業并不能代表未來一定發展的要好!或者說院校畢業與后期發展并沒有必然聯系。
這是中國軍校獨有的特色。或者說,中國軍校的建設、改革雖然一直在路上,但時至今日,始終還不成熟和完善,這背后的原因是復雜的:有部隊編制體制調整帶來的院校教育資源重組滯后、改革缺少延續性和一貫性的影響,有軍校教育理念不夠清晰、人才培養路徑不夠準確的因素,也有軍校體制封閉、與時代脫節的問題,其核心表現是軍校畢業學員學用不夠一致,以至于一些高分考生畢業后發展并不一定理想。
2025年軍校招生有3個突出變化,一是新組建了3所院校,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陸軍兵種大學、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二是從2025年開始,所有軍校本科生均可以考研;三是軍校招生不再區分“指揮”、“非指揮”類別。
這些變化,無疑是積極的信號,背后折射出部隊改革對軍校教育改革的推動,對軍校教育與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立足于當下軍校的實際,如何在高考志愿中選擇軍校,對于立志從軍、現身國防的優秀青年來說,至關重要。
首先,要明確自己報考軍校的目的。可以簡單區分為兩類:一是希望研究武器裝備,如戰機、航母、槍械……二是打算“當將軍”,當一個軍隊指揮官。如果希望從事軍事科研,那么推薦國防科大、海軍工程大學、火箭軍工程大學、陸軍工程大學中的“核心”技術專業,且必須考研、讀博,強調一下,必須有讀到博士的計劃和決心,這樣才能從事科學研究,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就像馬偉明院士、錢七虎院士一樣。
如果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軍事指揮員,在未來戰場上揮斥方遒,那么22所軍校區別不大,主要以計劃從事的軍、兵種為依據,如:陸軍選擇陸軍兵種大學、陸軍步兵學院、陸軍工程大學;海軍選擇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潛艇學院;空軍、火箭軍以及武警、軍事航天、網絡空間、信息支援、聯勤保障部隊均有對應的院校。
其次,要了解軍校的畢業分配制度。積分制是軍校畢業分配的基本制度,軍校生畢業時根據畢業聯考、平時表現、比武競賽量化得分排名,排名靠前優先選擇畢業去向。因此,軍校的畢業分配是非常公平公正的,如果希望增加畢業分配的自由度,就要平時努力和加油,拿到好的積分。
第三,要了解軍官職業發展路徑。這在我的多篇文章中反復提及,有興趣的可以參看我此前寫的文章。對于從事軍事科研的專業技術軍官而言,發展路徑相對簡單,專心致志研究學術即可,大概率在部隊可以干一輩子;對于管理指揮軍官,由于不同職級的“金字塔”結構,大浪淘沙的進程注定只有少數軍官能夠晉升到上校(正團)以上職級,成為將軍的更是鳳毛麟角,多數軍官要在發展途中面臨退役選擇。
當然,即使退役也不代表軍旅生涯的失敗,這是職業發展屬性決定的,只是換了一個工作崗位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立志從事國防事業,尤其是希望從事軍事科研的優秀青年來說,報考軍校只是選擇之一,除了軍校之外的“國防七子”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分別是:哈地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