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紅二方面軍的元勛人物賀龍,無可爭議地被評為共和國元帥;而軍事生涯中履歷豐富的名將陳賡,則獲得了大將軍銜。在授銜現場的間歇,賀老總看著眼前的陳賡,突然感傷地說了一句:陳賡,要是冬生同志還在的話,你說該有多好啊!
陳賡聽了這句話,眼淚都要下來了。賀老總說的人,是1945年犧牲的盧冬生,他可以算賀龍的頭號愛將:1937年紅軍改編八路軍時,盧冬生代表原紅二軍團隊伍,被組織選定為八路軍358旅首任旅長,這自然離不開老首長賀龍的推薦。同時期的陳賡,則是386旅旅長。
一直以來,老總都很思念早逝的盧冬生,但相比起賀龍,或許陳賡對盧冬生的感情還要更深。陳賡與盧冬生,是一生的兄弟和同志。盧冬生比陳賡小5歲,兩人是同鄉。因為家里窮,盧冬生7歲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陳賡家放牛、打雜,陳賡小時候家境比較富裕。
陳賡從小為人豪爽仗義,他不會欺負盧冬生,反而經常帶著對方一起玩耍,成為了好朋友。盧冬生當年管陳賡叫“二少爺”,因為陳賡在家中排行老二,直到后來參軍了,盧冬生還經常這樣打趣。他倆的友情極為深厚,跟異姓兄弟沒有區別。事實上直到陳賡大將晚年,家里都保留著盧冬生留學蘇聯時兩人寫過的信件。
陳賡一直是盧冬生崇拜、模仿的大哥,陳賡早年加入過湘軍,盧冬生也加入湘軍;陳賡入黨參加革命,也介紹了盧冬生入黨;盧冬生還在1927年南昌起義時,給陳賡當副官,當時陳賡正擔任營長,陳、盧二人都受總指揮賀龍領導。
盧冬生從南昌起義就追隨賀龍,一直到湘鄂西根據地時期,接下來又一起走完長征到達陜北。紅軍時盧冬生能征善戰,先后出任湘鄂西獨立師、紅8師、紅7師和紅4師四個師的師長,履歷非常顯赫,賀老總無比信賴他。55年賀龍在授銜現場又想起了這位愛將,心中十分惋惜。而老總突然對陳賡提起盧冬生,自然也是因為早就知道他兩人的手足之情。
賀龍與陳賡,此時都為盧冬生而難過。1945年12月,時任松江軍區司令員的盧冬生,在哈爾濱街頭教育作惡的蘇聯紅軍士兵,竟被羞憤的兵痞槍殺,年僅37歲。如果他沒有早早離世,未來在四野必定大有可為。遠在延安的陳賡得知噩耗,悲痛欲絕。建國后陳賡負責建設哈軍工時,特意把住所定在了吉林街,也就是盧冬生遇難地點附近,他是用這種方式,離好兄弟“近一些”。
老友間情誼深厚、令人感動。那話說回來,如果盧冬生沒有早早離世,1955年也能像賀龍、陳賡那樣參加授銜典禮,他會獲得什么軍銜呢?這恐怕需要分兩種角度去看。
第一種是資客觀歷及貢獻角度。盧冬生曾擔任紅軍師級、八路軍旅級干部,是可以沖一下大將軍銜的;但他因留蘇經歷而錯過了全面抗戰,履歷上有短板,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盧冬生評上將相對更合適。
第二是則山頭平衡角度。眾所周知,55年代表紅二方面軍獲得大將軍銜的同志,是正兵團級的許光達。按說他履歷稍遜,但這個山頭沒有更合適的代表人物了。湘鄂西時期夏曦等人大搞“肅反”,多數根據地元勛不幸犧牲,許光達則幸存下來,真正在湘鄂西比他貢獻大的同志,基本上都不在了。
當時許光達因傷去蘇聯治療,這才躲過一劫,建國后成為大將候選人。可跟盧冬生比起來,許光達的貢獻、代表性有些差距,若盧冬生堅持到55年大授銜,很可能會是湘鄂西最理想的大將代表,許光達則未必當選。這就是山頭角度、也是實際角度。盧冬生,走得太可惜了。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