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濟南市京劇院)承辦的“五彩繽紛 荀風再起”——紀念藝術大師荀慧生誕辰125周年演出在濟南北洋大戲院開幕。這是荀慧生藝術研究會繼河南、黑龍江之后的第三站,演出效果極佳。
《豆汁記》劉禹含飾金玉奴
開演前,京劇名家劉長瑜特發(fā)來賀信“荀派藝術的真諦是演人別演行,荀慧生先生敢于突破程式化的窠臼,將生活中的表演融入傳統(tǒng)戲曲,賦予角色以煙火氣與人情味。他常說,演戲要像說話,唱戲要像談心。這種以人為本的藝術追求,不僅讓京劇更加貼近大眾,更在藝術與生活的交融中開辟了一條永恒的創(chuàng)新之路。時至今日,荀派藝術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滋養(yǎng)著戲曲舞臺,啟迪著后輩演員對傳統(tǒng)與革新的思考。”同時再次提出了“組織荀學藝術研討會扶持和助力中青年荀派演員的藝術成長,培植荀派藝術傳承基地,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巡禮,更是對荀派藝術精髓的一次深度挖掘與傳播。”
《梅龍鎮(zhèn)》周芷如飾李鳳姐
兩位青年演員,濟南市京劇院的劉禹含“一趕二”分飾《豆汁記》中的金玉奴和《春草闖堂》中的春草。這是她剛剛從北京“劉長瑜花旦表演藝術人才培訓班”結業(yè)回來,濟南市京劇院領導當即決定第一時間將學習成果展示給觀眾,并邀請上海京劇院優(yōu)秀青年花旦周芷如加盟,演出《梅龍鎮(zhèn)》飾演李鳳姐。扮相俊美、嗓音甜潤、身段婀娜、表演細膩,觀眾看到兩位演員三個角色,處處為她們喝彩。我們的觀眾是多么的熱愛青年演員,維護她們、包容她們、鼓勵她們,我們的青年演員要視掌聲為“催化劑”,催促成長,生活藝術化。然而,荀派藝術又是藝術生活化,真實可信。
演出后合影
荀慧生藝術研究會特組織藝術指導組來到濟南觀摩并于次日召開座談會。與會者對兩位青年演員展開了細致入微的點撥,一字一腔,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是如此的精準,其真知灼見令她們受益匪淺。“是戲三分生”“三感三化”這些前輩總結的理論,時時在會上談出。專家的話語如同一篇論文,有理有據(jù),的確需要青年演員來細細的品味,經(jīng)過多年的錘煉,以及時間的積累,定會有所進步提高。專家還提到,希望青年演員多讀書,增加文化修養(yǎng),這樣有利于了解劇情,懂得人物,做一個學者型的藝術家。
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戲曲底蘊深厚,市民熱愛傳統(tǒng)文化。此次高規(guī)格紀念活動的舉辦,不僅為泉城戲迷獻上藝術盛宴,更期望以荀派藝術為紐帶,激發(fā)全社會對傳統(tǒng)戲曲的關注與熱愛,推動“荀風”在新時代煥發(fā)更加絢麗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