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看了十集后,真是一集都看不下去了,浪費了一眾演技派演員,劇情看得是太憋屈了,節奏慢得非??简炄说哪托模?/p>
開局的庭審喊冤與檢察官撲朔迷離的自殺,讓人看的還是蠻過癮的,可是后面檢察官翻案時劇情推進太慢了,“高能”沒了,家長里短多了。
劇情亂的像一鍋粥,剛聚焦萬海案冤情,突然切到男女主辦公室互懟;正琢磨喬振興之死的蹊蹺,又插進省檢察院權斗戲。
指導組查案像無頭蒼蠅:剛切入萬海案的黑幕,突然切到省檢察院內斗;正派查案阻礙重重,總是被無故打斷,看得太憋屈了。
敵在暗我在明,指導組本來就很被動,人又少,為啥作為組長的鄭雅萍還在公報私仇排擠洪亮和他的組員?
一個組長為了公報私仇針對組員洪亮,看守所提審不帶洪亮、案情分析會故意漏通知。
這是一名合格的檢察官嗎?查案刻意針對組員,還以組長的名義拉師父入伙,完了還搞職場霸凌。看的太讓人無語了!
如果說女主是意氣用事,那男主則是多少有些扯淡了。
有網友指出男主洪亮的人設有兩大問題。一是岳父這么大的官,他又這么努力,竟然升不上去,純屬扯淡,強行把他歸為普通人。
二是這么怕事的人還想自己決定不匯報?比如發現檢察官案件重要線索這個事情,他必須第一時間向組織匯報,他竟想不理會,他怎么敢不理會?最后是在家屬的跪求下匯報領導的,簡直是扯淡。
張譯為何總是演擰巴的角色?
從大爆的《狂飆》里的安欣,到《他是誰》里的衛國平,再到《三大隊》里的程兵,以及如今熱播的《以法之名》,這四部劇里張譯給人感覺就是“換湯不換藥”,都是自我較勁又擰巴的警察角色。
《以法之名》從目前的劇集來看,張譯就像是從安欣的偏執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洪亮又顯得太世故圓滑了,哪怕是要離職,到底是缺乏一個檢察官的責任擔當。如果不是障眼法,那就是鄭組長問的那句:你是怎么當上檢察官的。
這個人物就顯得非常擰巴...
當然,倒也不是張譯演誰都像他自己,那是對演員的一種“羞辱”。
張譯塑造的角色是非常多樣的,《士兵突擊》里令人意難平的史今班長,《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話癆孟瘸子,更有《追兇者也》里的倒霉蛋殺手董小鳳...
影帝的演技毋庸置疑,只是近些年接的角色給人感覺有些重疊了。
擰巴的警察角色讓人看的都有些審美疲勞了,尤其是神態都差不多,當然也可能是角色要求的內核一樣,只是會有審美疲勞,還是希望張譯能多演點比較有沖突的角色。
結語:好演員也救不了“半生不熟”的劇本,《以法之名》就像一鍋半生不熟的山珍海味,導演光顧著往里添好料,卻忘了掌控好火候。
【注: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