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體近日密集炒作中國參與孟加拉國拉莫尼哈特空軍基地復興計劃,稱這一二戰時期戰略設施的升級將直接威脅印度“雞脖子”——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然而,這一看似常規的基建合作背后,折射出印度在孟加拉國戰略轉向、中巴軍事聯動及自身地緣脆弱性疊加下的深層焦慮。
孟加拉國近期加速推進拉莫尼哈特空軍基地重建,并尋求中國技術援助。該基地距西里古里走廊僅135公里,且具備4公里跑道與大規模停機坪,雖被孟方定義為“民用項目”,但其軍民兩用潛力令印度如芒在背。印度情報機構警告稱,該基地可快速轉為軍事用途,用于部署偵察無人機、電子戰系統甚至戰斗機群,實現對印度東北部軍事調動的實時監控。
孟加拉國的戰略轉向并非孤立事件。近年來,孟加拉國在哈西娜政府時期深化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包括港口、鐵路及能源項目,而臨時政府上臺后進一步加速與中國、巴基斯坦的軍事互動。例如,孟加拉國重啟邊境六座“沉睡機場”,均位于印孟邊界,形成對西里古里走廊的空中包圍態勢。與此同時,孟加拉國拒絕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反而通過《印太展望》文件平衡大國利益,凸顯其外交獨立性。
印度的焦慮更源于孟加拉國的“經濟杠桿化”。中國對孟投資存量已增至14億美元,覆蓋基建、能源、數字網絡等領域,形成“以經促政”的紐帶。這種經濟捆綁進一步削弱了印度通過傳統影響力牽制孟加拉國的能力。
據巴基斯坦戰略評論員透露,中方或引入巴方分包商參與工程,而孟巴近期已啟動聯合邊境巡邏與情報共享機制。這種三方聯動被印度視為“戰略絞索”——中國提供技術與資金,巴基斯坦輸出地緣經驗,孟加拉國則貢獻前沿部署節點,形成對印度東北部的立體壓制。
巴基斯坦的介入尤其刺痛印度神經。印媒稱,若該基地部署梟龍戰斗機或中國隱身無人機,配合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牽制,印度將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更令新德里不安的是,孟加拉國計劃在拉爾穆尼爾哈特等地新建軍民兩用機場,與西里古里走廊南翼僅70公里,戰時可在10分鐘內切斷印度向東北六邦的補給線。
印度的焦慮本質上是其地緣脆弱性與外交失衡的集中爆發。在西里古里走廊,印度面臨三重絞殺:
北線:中國在藏南地區升級空軍基地,部署殲-20與攻擊-11無人機,形成高原制空權優勢;
東線:孟加拉國借中國力量打造“空中圍欄”,威脅走廊南翼;
西線:巴基斯坦強化與孟加拉國軍事合作,分散印度兵力部署。
與此同時,印度東北六邦的離心傾向加劇了危機。該地區經濟滯后、民族矛盾尖銳,若西里古里走廊被封鎖,地方分裂勢力可能借機發難,動搖印度國家統一根基。印智庫內部報告直言:“西里古里若斷,印度統一即斷”。
盡管印度近期升級東部軍事設施,并引進S-400防空系統,但其應對手段仍顯滯后。中國在邊境部署的隱形戰機、遠程火箭炮及衛星偵察體系,已形成“非對稱優勢”。而印度國產裝備進展緩慢,輕型戰斗車輛與無人平臺多數依賴進口,難以支撐多線作戰需求。
拉莫尼哈特空軍基地的復興,本質上是南亞權力格局重構的縮影。印度若繼續將鄰國合作視為“威脅”,而非反思自身霸權思維與內部治理缺陷,其戰略焦慮只會愈演愈烈。正如孟加拉國臨時總統所言:“我們不是任何國家的后院,而是海洋通道的守護者。”——這句話,或許正是印度霸權主義夢魘的最佳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