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50年前的軍工布局,竟是一大避險抓手?

0
分享至

  

  以三線建設為重點的大規模工業建設

  ? 賀耀敏

  中國人民大學

  本文節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一書

  三線建設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圍繞增強中國國防工業防御能力和抗打擊能力而進行的大規模國防工業建設。三線建設是對中國工業結構的一次大調整:一是地區結構調整,即工業交通運輸的地區布局重點從東部和中部地區轉移到西部地區;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即將產業發展重點由農業和農用工業轉移到國防工業和重工業。

  ▍三線建設的背景和進展

  三線建設就是為打仗作準備。按照打仗的要求來看,中國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問題較大:一是工業過于集中于大城市,60%的主要民用機械工業和52%的國防工業集中于14個百萬人以上的大城市;二是大城市過于集中于沿海地區,14個百萬人城市、25個50萬人城市在沿海地區,防御措施薄弱;三是主要鐵路樞紐、橋梁和港口碼頭多位于大城市附近,防御設施薄弱;四是大部分水庫的緊急泄洪能力小,應對戰時破壞壓力大。這種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是歷史形成的,很難在短時期內改變。三線建設就是試圖主要從國防工業、重工業等領域進行一些調整,主要是指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國防工業、重工業建設。三線包括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西部,廣東的北部,廣西的西北部,山西西部,共計13個省、自治區。其中西南(云、貴、川)和西北(陜、甘、寧、青)俗稱大三線;二線是指一、三線之間的中間地區;一、二線地區各自的腹地又俗稱小三線。

  為了推動三線建設順利進行,國務院成立了三線建設專案小組,由李富春任組長,羅瑞卿、薄一波任副組長;設立西南、西北三線建設指揮部,負責人分別是李井泉、劉瀾濤等。三線建設是中央和毛澤東對當時國際形勢和環境的應對之策。三線建設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參與這項工程的有數千中高級領導干部、數萬科技人員、數十萬工程管理和生產骨干、數百萬建筑安裝人員和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兵)指戰員、百余萬民兵民工,總數超過400萬人。

  三線建設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動員之廣、行動之快,在新中國建設史上是空前的。建設中采取“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方針,投資規模和建設速度都是史無前例的,特別是1969—1971年出現了投資和建設高潮。但是建設初期采取“大分散、小集中”“建設中小城鎮”的方針,后期執行“靠山、分散、隱蔽”方針,導致布局過于分散。

  ▍三線建設項目

  按照中央和毛澤東的設想,這一時期幾乎所有新建工業項目和國防項目都安排在三線建設上。例如,1970年2月全國計劃工作會議擬定當年計劃和“四五”計劃綱要時,強調建設重點是大三線建設,規定1970年計劃一半以上用于三線建設。在三線建設重點安排上,一是交通運輸建設:重點進行10條鐵路干線建設;二是煤炭基地建設:重點安排貴州六盤水和陜西渭北煤炭基地建設;三是電力建設:重點安排劉家峽、龍羊峽、葛洲壩等水電站建設;四是其他重點建設:主要部署石油、鋼鐵、機械、化工等領域的建設。

  從1964年開始直到1980年,共有13個省、自治區參與其中,歷經三個五年計劃;投入建設資金2 052億元,建成大中型企業和科研單位近2000 個,約占全國的1/3;初步改變了內地基礎工業薄弱、交通落后、資源開發水平低下狀況;初步建立起具有相當規模、門類齊全、科研與生產結合的戰略大后方現代工業交通體系;帶動內地經濟發展并形成內地新興工業城市30個左右;形成固定資產原值1400億元。

  三線建設建立了雄厚的生產基地和一批尖端科研實驗基地,包括布點在重慶的常規兵器工業基地,1975年生產能力占全國一半;布點在川、貴、陜的電子工業基地,生產門類齊全、元器件與整機配套、軍民用兼有;布點在川、陜的核戰略武器科研生產基地,從事鈾礦開采提取、元件制造以及核動力、核武器研制;布點在貴、陜、川、鄂的航空工業,1975年占全國生產能力的2/3;布點在川、陜、貴、鄂、湘的航天工業基地,共包括96個項目,從事戰略導彈、戰術導彈、火箭動力系統研制生產,設有衛星地面測控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布點在川、鄂、桂、云、贛的船舶工業基地,從事船舶、船用設備、水中兵器生產。

  三線建設建成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數量和大中型骨干企業數量均占全國機械行業的1/3,形成生產能力占全國的1/3。機械工業企業有四川德陽第二重型機械廠、洛陽礦山機器廠、湖北第二汽車制造廠、四川汽車制造廠等;鋼鐵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有四川西南鋁加工廠、甘肅金川鎳礦、甘肅白銀銅礦、四川攀枝花鋼鐵公司、四川江油長城鋼廠、貴州水城鋼鐵廠、陜西略陽鋼鐵廠、河南舞陽鋼廠等;紡織工業企業有新鄉粘膠纖維廠、安陽化學纖維廠、平頂山錦綸簾子布廠、蘭州化學纖維廠、四川維尼綸廠、湖北化纖廠、武漢合成纖維廠等。

  三線建設相繼建成10條干線:川黔鐵路(四川重慶至貴州貴陽)、貴昆鐵路(貴陽至昆明)、成昆鐵路(成都至昆明)、湘黔鐵路(湖南株洲至貴州貴陽)、襄渝鐵路(襄樊至重慶)、陽安鐵路(陽平關至安康)、太焦鐵路(太原至焦作)、焦枝鐵路(焦作至枝城)、枝柳鐵路(枝城至柳州)、青藏鐵路(青海西寧至格爾木)。加上支線和專線,新增鐵路8046公里,三線建設地區擁有鐵路從1964年的19.2%增至34.7%。其中成昆線建設集中反映了三線建設的困難程度,這條鐵路線需要翻越崇山峻嶺,70%的地段地勢險惡、地質結構復雜,干線還要跨越大渡河、金沙江等,施工建設難度之大是中國筑路史上所罕見。該鐵路線全長1093.8公里,僅橋梁就有991座、總長92.7公里,修鑿隧道和明洞427座、總延長341公里,沙馬拉達隧道長達6 379米,橋梁和隧道總長度占全線總長度的39.4%。

  ▍三線建設形成中國戰略后方

  “三五”時期為了備戰的需要,國家提出了一、二、三線戰略布局和建設三線的方針:一線是地處戰略前沿的地區,三線是作為全國戰略后方的地區,二線則是處在一線和三線中間的地帶。三線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工業布局不平衡的狀況,建設了第二汽車制造廠、攀枝花鋼鐵廠、山東兗礦等工業企業和大型煤礦。國防和科技戰線成果顯著,成功進行了導彈發射核武器試驗,爆炸了第一顆氫彈,成功進行了地下核試驗,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啟用了第一套全自動長途電話設備。

  三線建設促進了我國國防工業的顯著發展,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支持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斗爭,同時帶動了我國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發展。在三線建設地區涌現出了幾十個新興工業城市,包括攀枝花、六盤水、綿陽、十堰、西昌等;生長出了一批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促進了當地文化科技事業的發展;出現了項目帶動城市、城市帶動周邊的開發和建設模式,醫療衛生事業等都得到很大發展,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三線建設存在問題

  三線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計劃差、規模大、投資多、要求急,對國民經濟的沖擊不小。特別是建設規模過大,戰線拉得過長,超過了國家和人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比較分散,超過了實際需要,造成產能過剩;一些項目匆匆上馬,缺乏周密論證,導致個別項目地質條件、資源條件不具備;整體建設互不配套,綜合效益比較低下,部分項目中途下馬或長期無法投產;職工生活環境偏僻,職工隊伍不穩,部分項目缺乏必要生活條件保障;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化縱橫 incentive-icons
文化縱橫
倡導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來
3770文章數 866288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隆尧县| 黄陵县| 福清市| 静宁县| 盘锦市| 安国市| 长宁县| 新建县| 司法| 曲松县| 延长县| 松江区| 吉木乃县| 永德县| 宁阳县| 新平| 灌阳县| 忻州市| 贞丰县| 乌拉特后旗| 临桂县| 怀来县| 峨山| 分宜县| 伊宁县| 全椒县| 贡觉县| 东丰县| 汕头市| 尉犁县| 浦江县| 永兴县| 临泉县| 南和县| 疏附县| 河池市| 梅州市| 寿光市| 鹰潭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