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想不到,當江蘇球迷在昆山奧體中心把43617個座位坐成“星空穹頂”時,國足的遮羞布徹底被扯掉了——這哪是踢球?分明是給中國足球上了一堂“民心所向”的公開課!
四萬多人涌進球場看蘇州聯賽,這個畫面很多人可能都沒準備好,大伙兒現場的氣氛直接拉滿。開場還不到兩分鐘,17歲的寇程一腳進球,整個球場瞬間沸騰。
這場比賽把許多外省球迷都吸引來了,連慣常看中超的人也密集關注了這場“業余”比賽。
要說之前,誰會想到這個比賽還在為小場館發愁。
現在不但座位爆滿,票根本搶不到,大家都愿意掏腰包來看比賽。
這變化最直接的原因,其實還是票價足夠親民。
蘇超門票五十塊,進場的學生還特別多,觀眾多是年輕人和普通家庭,大家都覺得這花不了幾個錢。
所以比賽一開放售票,學生、球迷立馬沖進購票系統,幾個小時內一張不剩。
據說,有球迷從外省專程趕來,大家都愿意為“自家球隊”加油助威。
不像中超那邊,動不動就幾百塊門票,學生票更是少得可憐,搞得有些俱樂部還得靠贈票撐場。
看球歸根結底還是要看球員,蘇超的最大看點,是場上不僅有職業球員,更多是各行各業的普通人。
老師、快遞員、程序員下班后上場,這些選手能拼命,也和觀眾距離近,大家覺得看他們比賽特別有真實感。
反觀中超,頂級外援一大堆、工資高得離譜,卻經常“踢不熱”,觀眾也就是看看熱鬧,難有歸屬感,大家看多了明星球員,反而覺得這種貼地氣的聯賽才更有意思。
聯賽火了起來,城市經濟也跟著活躍,每逢賽日,附近酒店、景區的生意直線上升,有的地方出租車都忙不過來。
球迷喜歡到本地旅行加看球,一下子帶動周邊的消費活力。,相比中超燒錢模式,蘇超這種玩法對地方更有帶動力。
蘇超還給了更多年輕球員機會,很多少年才十七八歲就能披掛上陣。
大家一邊看比賽一邊看身邊人成長,這樣的熱情度也帶動了更多人愛上足球。
反觀中超,高齡化嚴重,青訓投入少,年輕人抬頭太難。
當地聯賽的火爆,其實把足球帶回了社區、城市和普通群眾身邊,票價不高、隊員接地氣、城市也能受益,大家都樂意參與。
球場成為了城市的會客廳,足球又成了全民關心的大事。
中國足球一直缺一個像樣的樣本,蘇超這幾年用自己的土辦法,把這條路走通了。
不是誰砸錢多誰牛,而是誰能讓球迷、居民都覺得“我也可以是主人公”,這才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