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CarPlay Ultra上車了,但你真能用得上嗎?
先拋個問題:如果蘋果能把iPhone那套極致體驗搬到車里,是不是很多人連車都愿意換了?
CarPlay Ultra一出,不少人真就燃起了這種期待,但現實可比你想的更為復雜。
今年蘋果發布的CarPlay Ultra看著確實驚艷——儀表盤自定義、空調車窗隨便調、還能讀取核心車輛數據。聽著像是車載系統的“天花板”了?可問題是,目前你能買到的車里,幾乎沒有哪輛真正支持它。
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公開支持CarPlay Ultra的,只有阿斯頓·馬丁一家。
這種車放在馬路上,見一次都算好運氣了,大多數用戶和它的交集可能也就止于車展和朋友圈。蘋果口口聲聲說“未來會有更多車廠加入”,但具體哪家、什么時候,始終沒個準信。
好消息是,現代、起亞、Genesis(蓋尼賽斯)和保時捷這四個品牌已經點頭了,明確未來會支持CarPlay Ultra。
尤其韓系車的集體入局,可能意味著中端市場還有盼頭。而保時捷則屬于蘋果“老朋友”,當年最早一批支持CarPlay的車廠就是它。
但真正讓人皺眉的是,那些你熟悉的大牌,全都說“不”。
奧迪、寶馬、奔馳、沃爾沃、雷諾、寶騰,幾乎是“豪華陣營”全員拒絕。尤其寶馬,直接開懟:蘋果這是打算“入侵車機系統”,他們絕不會放開權限。
說得直白點,過去的CarPlay只是投個屏,車廠還算安心;而Ultra版本,幾乎要接管整套車機,甚至能管到你車里的空調、音響、儀表盤。這等于是讓蘋果做“副駕駛”,甚至取代主駕,車廠能不緊張嗎?
畢竟,車機已經成了智能汽車競爭的關鍵戰場。你買臺車,不光看馬力油耗,更在意導航準不準、語音聽不聽話、能不能刷劇。蘋果如果全接手了,車廠的“品牌體驗”還剩多少?
而對于國產電動車企業來說,情況也差不多。問界、小鵬、理想這些品牌自研系統早已成型,鴻蒙座艙、小P語音、理想Mind GPT都已跑得飛快。你說讓他們放棄自家系統,改用蘋果那一套?那等于砍掉自己的差異化優勢,顯然不現實。
而蘋果方面也并非沒有壓力。你看,它做了一個“理想形態”的車載系統,可卻遲遲找不到大規模落地的入口。豪車們防著它,國產智能車也不買賬,最后真要實現普及,靠的可能只有中端韓系車型。
CarPlay Ultra能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行業嗎?
目前還很難說。但它已經讓“誰來控制車機”這個老問題,再次被擺上臺面。
從車廠的視角看,它們的顧慮并非沒有道理。對用戶來說,蘋果的體驗或許更順手;但對品牌來說,能否擁有自己的生態系統,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所以結論來了:CarPlay Ultra確實很強,但你別指望它馬上普及。至少在接下來一兩年里,它更像是一場“戰略布局”而非落地產品。
最后也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如果你買車時發現這臺車支持CarPlay Ultra,你會不會因此而選它?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