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和柬埔寨這對東南亞老鄰居,近期再度陷入了一場急劇升溫的對峙。
這場本應通過外交調解解決的邊境紛爭,因一次錄音外泄而徹底失控。
泰國選擇率先出招,采取強硬手段封鎖邊境、切斷能源供應,柬埔寨則迅速回擊,升級輿論與經濟反制,而主導這一切的洪森,更是親自走上前線,在邊境一線披掛上陣,并預言泰國將3月內換總理。
錄音事件
泰柬沖突的開始,源自一通原本應在密室進行的高層通話。
泰國新總理佩通坦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私下通話內容外泄,成為本輪危機的引信。
錄音中,佩通坦稱柬方為“叔叔”,并表示泰國軍方并不聽命于文官政府,還把本國一位邊境軍區司令稱為“瘋子”。
這番自曝家丑的表述,可能是她試圖緩解沖突的談判策略,但最終卻變成了撕裂國內信任的利刃。
當洪森公開確認錄音真實性,并表示愿意公布全部錄音內容時,佩通坦已無退路,只能默認錄音為真,并辯解那是外交手段的一部分。
解釋并未能挽回局勢,反而讓她在國內遭遇更大反彈。
泰國國內對她的信任開始瓦解。
政壇第二大黨自豪黨率先退出聯合政府,帶走了近七十個議會席位,雖然為泰黨依舊掌握相對多數,但執政基礎已岌岌可危。
更致命的是,軍方也并未站在她一邊。
陸軍總部大屏幕上輪番播放邊境指揮官本辛的照片,公然表達對軍方人物的支持,輿論也將她描繪成“賣國軟弱派”,不少民眾要求其辭職下臺。
而在國門之外,洪森不僅沒有因為這場錄音事件退居幕后,反而高調登場。他身穿軍裝親赴泰柬邊境,視察部隊、主持會議,并臨時接任“邊境前線后勤總指揮”的職務。
在他身邊,不僅有柬軍高層官員,還有大批支持者。
他不斷地對外釋放信號:柬埔寨已經準備好全面應對泰國的壓力,不懼任何形式的挑釁。
這種場面既象征著洪森強勢回歸政治核心,也反映出柬方并不愿意在此輪爭端中退讓半步。
洪森之子、現任首相洪馬奈也表態強硬,稱泰國對柬施加的是“經濟戰”,柬方已“做好奮戰到底”的準備。
隨即,柬政府宣布暫停從泰國進口天然氣和蔬果等民生物資,柬各地爆發反泰游行,不少民眾甚至焚燒佩通坦畫像,要求其“為民族恥辱負責”。
3個月換總理?
雪上加霜的是,洪森還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政治預言”:稱泰國將在三個月內更換總理,而自己已經知道誰會接替佩通坦,但出于“禮貌”暫不公布。
此言一出,輿論嘩然。有人將其解讀為對泰國的心理戰,也有人揣測,是否有泰國政要私下向洪森通風報信。
這番話雖然被泰國官方保持克制回應,但在民間和政壇內部卻無疑掀起新的漩渦。
洪森的“預言”并不只是挑釁,更可能是一種高明的戰略布局。
一方面,他通過這種公開暗示,進一步加劇泰國政局不穩,使民眾對現有政府產生懷疑;另一方面,也轉移了柬國內對自身政策和能源依賴的批評。
此前,泰國對柬斷電的威脅引起柬國內焦慮,迫使柬電力部門兩度聲明“柬方已實現電力獨立”,但輿論壓力仍在,而洪森此舉則成功轉移了注意力。
這場邊境危機的背后,其實折射出東南亞家族政治的深層困局。佩通坦是前總理他信之女,洪馬奈是洪森之子,泰柬兩國政壇如今都由“二代接班人”主導。
然而,當代國際政治早已不容這種建立在私人關系之上的非正式外交。
佩通坦將私人感情代入國家事務,試圖通過老一輩的情誼來處理邊境危機,結果反被洪森一手打破幻想,私交破裂,國家陷入動蕩。
兩人的政治秀已淪為民眾的災難,邊境關閉,民生供應中斷,最受傷的還是普通百姓。
現在的佩通坦,面臨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三重夾擊:一是來自軍方的不信任與隱性敵意;二是執政聯盟的松動與反對派的步步緊逼;三是外部洪森父子步步緊逼的壓力。
雖然她試圖通過斷油斷網、強硬邊境巡查等方式展示自己的鐵腕姿態,但這似乎仍不足以逆轉當前的頹勢。
反對黨已經醞釀對她發起不信任投票,而憲法法院和反貪機構也對其展開調查。即便能撐過眼前的風波,未來執政道路依然滿布荊棘。
洪森的預測會不會成真,三個月內泰國是否真的易帥,尚無定論。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因一通電話引發的風波已非單一外交危機,而是牽動泰國政局重組、柬埔寨民族主義動員,乃至區域戰略格局的小型“地震”。
無論最終誰贏誰輸,恐怕都難以全身而退。眼下真正迫切的問題,仍是兩國如何設法降溫,避免危機進一步外溢,牽連整個東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